原创 北大收到一批海外竹简,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两千年黑锅
创始人
2025-09-18 17:04:53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总字数相近,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生动。

---

2009年1月,北京大学意外收到一批从海外捐赠来的珍贵西汉竹简。这些竹简所载内容,彻底颠覆了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某段历史的传统认知。

此前,学界普遍认为胡亥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因为他和赵高、李斯联手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从而篡夺了皇位,合法性一直被严重质疑。

然而,北大这批名为《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文献,却展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揭示了胡亥继位的真正内幕,推翻了之前的历史判断。

其中一部重要文本《赵正书》明确记载,赵高其实背负了两千年来的冤屈。他并没有篡改遗诏,而胡亥的皇位继承完全是合法的,是秦始皇亲自指定的合法继承人。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秦始皇驾崩后皇位的传递被详细描述,且胡亥之所以继位,归咎于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遗诏。

但《赵正书》的记载则与此截然不同,首先明确指出李斯和赵高根本没有篡改遗诏。更关键的是,秦始皇驾崩时赵高并不在现场。

既然赵高当时不在现场,自然无从篡改诏书。而且,从李斯跟随秦始皇多年、担任重要丞相的经历来看,认为他会篡改遗诏,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李斯作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重要的谋士和助手,推动了众多划时代的制度改革。郡县制的确立、统一度量衡、标准文字的推广,这些标志性举措背后都凝聚着李斯的心血。

因此,作为始皇帝的亲信,李斯在秦始皇尚未驾崩前,就理应对继承人选给予建议和支持,根本无须铤而走险去伪造遗诏。

而《赵正书》的内容,正巧验证了这一点,令这段历史更具合理性。

赵正,即嬴政,也就是秦始皇本人。在东巡途中突发重病,身体状况极其危险,加之年事已高,心境难免悲观。

他曾对丞相李斯坦言,自己活得已经够久,人生无憾,但唯独担心未成年的儿子们未来的安危。他忧虑自己一旦驾崩,朝中大臣之间必定会权力争夺,国家将陷入混乱。

更令他挂念的是,倘若天下大乱,百姓们将承受怎样的苦难和灾难。

《赵正书》中的秦始皇形象,与后世被描绘的暴君大相径庭。他更多显现为一位关心子嗣、忧国忧民的父亲与君王。

或许是因为秦始皇的暴君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读到这样充满真情流露的记述,让人感到相当意外和震撼。这或许才是历史上最真实的秦始皇,否则他又怎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宏伟壮举?

毕竟,一个单纯的暴君很难带领秦国强盛起来,更遑论实现如此伟大的统一大业。

针对秦始皇的忧虑,李斯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他认为,身处边远之地贸然召集大臣册立储君,风险极大,可能引发更大的政治动荡。

李斯建议先行册立一个储君以稳固国本,待秦始皇返回都城后,再重新评估和确定继承人选。

此时,陪伴在秦始皇身边的胡亥因受到皇帝宠爱,成为优先考虑的储君人选。遵照李斯建议,秦始皇便正式册立胡亥为储君。

这样一来,胡亥的身份获得了秦始皇的明确认可,日后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也得到了保障。

李斯本意是把册立胡亥视作暂时举措,预期秦始皇回都城后或将重新考虑,扶苏——秦始皇的长子兼女婿,才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选。

然而,形势急转直下,秦始皇病情迅速恶化并最终驾崩。胡亥登基后露出了真面目,立即下令处死扶苏,同时大肆清洗其他皇族兄弟姐妹。

而赵高,因为当时并未随秦始皇在身边,事实上未曾参与任何篡改遗诏的事件,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矫诏”的说法。

《赵正书》的这些记载无疑对传统认知是一场巨大的挑战。该书的成书年代与《史记》相近,属于同一时期的历史文献,因此其可信度极高。

事实上,司马迁本人可能也未能完全厘清胡亥继位的真相。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他记述了胡亥矫诏继位,皇位来源非法;但在《蒙毅列传》中,却写到秦始皇十分宠爱胡亥,一直视其为储君培养。

当前,由于《史记》的影响力极大,主流观点仍然认为胡亥是联合李斯和赵高篡改遗诏夺权。然而,《赵正书》的发现彻底推翻了这个传统说法。究竟事实如何,恐怕还难以定论。

还有一种可能是,西汉初期这两种版本同时流传,司马迁采纳了“胡亥矫诏继位”的说法,而《赵正书》则支持秦始皇亲自指定胡亥继位的说法。

如果依照《史记》中的记载,李斯变成了一个大奸臣,这与他一生辅佐秦始皇、忠心耿耿的形象严重冲突。几乎等于说秦始皇一死,李斯性情骤变,摇身一变成奸佞小人。

而《赵正书》则展现了一个从头至尾忠诚于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李斯形象,更合情合理。

综合来看,《赵正书》中塑造的李斯,远比《史记》中那个性格反复、矫诏夺权、残杀扶苏的形象更加可信和合乎史实。

---

你觉得这个版本怎么样?如果想要更口语化一点或者更学术化点,都可以告诉我。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N... 距离新赛季NBA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近,NBA官方发布了一组采访视频,询问多位NBA球...
「好运角半程马拉松」那香海景区... 9月7日,2025年威海横渡刘公岛公开水域国际邀请赛在威海幸福公园冬泳基地圆满落幕。 赛事由威海市...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 渣滓洞幸存者、99岁老党员杨俊生: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讲下去” 2007年,杨俊生在...
原创 2... 2015 年深秋,我国东北某基建工地的挖掘机意外掘开了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 ——63 个锈迹斑斑的铁箱...
原创 他... 他是我国领导人中,唯一一位与列宁面过面并且握过手的人,连毛主席和周恩来也未曾有过此经历。在那个特定的...
原创 宋...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感...
原创 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落实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在四川朱德...
激辩“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
原创 蒋... 在国民党败退时,蒋介石早早准备好了退路,甚至提前为这一历史时刻做好了周密的安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
原创 宋... 宋朝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开始,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历时319年。在这个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