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军阀史之滇系:打的倒袁世凯架的空孙中山八省盟主西南第一
创始人
2025-09-18 17:03:59
0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同时加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会太大:

---

我在头条做创作,迎来了第二期。说起西南地区的第一军阀,你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是抗战期间战斗英勇、驰名中外的川军?还是后来凭借实力逼迫蒋介石下台的新桂系?但如果我们把时间点限定在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时期,那么毫无疑问,西南的第一军阀是来自云南的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不仅能够向北强势逼迫袁世凯放弃称帝,还能向南施压孙中山终止北伐进程。可以说,滇系是民国初年最为关键且有影响力的派系之一。今天,我们继续聊军阀史,进入各大军阀的专门篇章。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个容易被忽视却异常重要的滇系军阀。

滇系军阀的根基可追溯至清朝末年的新军编练。早先我们提到,1905年,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推动全国军制改革,统一了部队番号,按镇、协、标、营四级编制,类似于后世的师、旅、团、营。袁世凯将自己直接掌控的部队编成了“北洋六镇”,为北洋军奠定基础,其他地方也纷纷效仿这套模式。

到了1908年,孙中山和黄兴在云南河口发动了起义。虽然起义很快被清军镇压,但这次事件极大加速了云南新军的组建。就在这一年,川、鄂、湘、粤四省筹措了120万两白银,专门资助云南新军的编练。朝廷更特别批准云南每年截留70万两作为新军的经费。

新任云贵总督锡良上任后积极从国外采购先进武器,截至1908年,云南新军新增12挺机枪、36门火炮、450支马枪、680支手枪和6300支步枪。与此同时,朝廷还派遣了大量从全国各地武备学堂毕业的新式军官赴滇协助训练。例如,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的广东新军协统崔祥奎被任命为云南新军的第一任统制。

至此,云南新军正式成立,番号为陆军第十九镇。该镇下辖步兵两协,炮军标、马军标,工程营、辎重营、机关枪营、宪兵营以及军乐队,全镇满编人数约一万一千人,实有人数约七千余。正是这支新组建的陆军第十九镇,成为后来滇军的主力基础。

次年,李鸿章的侄子李经羲接任云贵总督,朝廷再次拨款160万两作为新军经费,还允许他从长江沿线口岸截留部分关税充作开销。这笔资金为滇军购置了大量新式军械。李经羲还在云南设立了讲武堂,持续培养军官人才,同时聘请了一批留学日本的军校生任教。像同盟会元老李根源、后来的滇军头目唐继尧都曾在讲武堂任教。甚至黄埔军校的创始元老何应钦、王柏龄也曾在成立黄埔军校前到云南讲武堂授课。他们都曾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云南讲武堂果然成果显著,培养出一批批人才。仅中国十大元帅中,就有两位是云南讲武堂的校友——朱德元帅和叶剑英元帅。大量将官和地方官员也都是出自此堂。以这样一批优秀军官为骨干,加之先进的武器装备,陆军第十九镇的实力当时堪称西南第一。

更重要的是,讲武堂不断培养的新式军官能够迅速组织大量编制外兵力,将他们整合成新的“第十九镇”部队,确保滇军在军阀混战中始终保持竞争力。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同月,革命党人在云南腾冲策划起义。云南陆军第十九镇下辖的两个协分别由蔡锷和曲同丰指挥。两人没有选择效忠清廷,而是积极响应起义,蔡锷在昆明,曲同丰在大理相继发动兵变。云南军政府宣布独立,蔡锷出任都督。

蔡锷的名字大家应该不陌生。袁世凯称帝时,他曾逃回云南举兵讨伐袁世凯。蔡锷还有一段与名妓小凤仙的传奇故事,1932年这段情感被拍成电影,主演是传闻中被戴笠强占的著名演员胡蝶。蔡锷本人经历丰富,是梁启超的学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冈村宁次同年入学。

不过,蔡锷并非同盟会嫡系,因此二次革命时他曾站在袁世凯一边,滇军还曾入川镇压革命。但袁世凯使用完他后,便软禁蔡锷于北京,这种做法让人难以信服。也难怪称帝时众叛亲离,袁世凯的处事方式让谁都难以接受。

蔡锷被拘后,滇军大权转落唐继尧手中。唐继尧同样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与阎锡山、孙传芳同届,连老蒋也常说自己是那一届的。回国后唐继尧在云南讲武堂任教,随后进入新军体系,一直是蔡锷的下属。

袁世凯把蔡锷骗去北京后,唐继尧便掌控了云南的军政大权。虽然蔡锷后来回云南,名义上仍有影响力,但实权仍由唐继尧掌控,蔡锷主要是靠名气和老资格在讨袁战争中发挥作用。

护国战争期间,滇军不仅控制云南,还控制贵州和四川地区。袁世凯去世后,蔡锷出任四川督军,虽名为一省督军,但因四川已在滇军控制之下,蔡锷彻底失去对滇军的掌握。

同年,蔡锷病重辞职赴日治疗,几个月后去世,年仅34岁。蔡锷逝世后,滇军正式进入唐继尧时代。

1917年7月,张勋复辟短暂出现,但很快被平定。孙中山准备的北伐还未启动便宣告结束。新上台的段祺瑞试图延续袁世凯的旧体制,拒绝恢复孙中山颁布的《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

于是,护法运动爆发了。滇军改称靖国军,唐继尧联合贵州、四川的地方势力组成靖国联军,自任总司令,割据之势明显。孙中山因无武装支持,只能试图联合南方军阀共同北伐,但这些军阀没有政治共识,根本不可能完全支持他。

最终,孙中山期望的滇系与旧桂系反而与冯国璋的直系勾结,承认北洋政府合法性,护法军政府被改组,孙中山被架空,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后,唐继尧和滇军的声望达到巅峰。唐继尧联络川、黔、鄂、豫、陕、湘、闵七省,与云南组成八省联合司令部,都统一称靖国军,他自任总司令。

但比八省联盟更脆弱的,是滇军内部的分裂。1921年,滇军将领顾品珍发动兵变,唐继尧措手不及被迫出逃,顾品珍接任滇军总司令。此时,孙中山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联合奉系和皖系推翻直系,顾品珍支持孙中山北伐。

不过,唐继尧不甘示弱,迅速反攻云南,并借土匪之力暗杀顾品珍,重夺滇军大权。随后,他支持陈炯明的联邦制构想,拒绝支持孙中山。这联邦制其实不过是军阀割据的借口。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唐继尧野心勃勃,想率军南下攻打广东。然而云南和广东之间隔着广西。广西桂系军阀已更新换代,旧桂系陆荣廷在1921年粤桂战争中被陈炯明击败。此时广西由李宗仁领导的新桂系掌控,兵力约两万。

唐继尧统领七万大军,并不把李宗仁放在眼里,给了对方三个选项:联军进攻广东、缴纳通行费、或开战。李宗仁选择了后者,滇桂战争爆发。

最终,李宗仁以少胜多,重创滇军。这场惨败彻底削弱了滇军的实力,使其从此退出了主流军阀争斗的舞台。两年后,滇军再次兵变,唐继尧下台,并在同年去世。滇军的领导权转入龙云手中。

抗战爆发后,龙云积极请战,身处西南的滇军毫不犹豫地投身抗日战场。无论是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还是长沙会战,都能见到滇军的英勇身影。

战后,滇军甚至远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尽管此时滇军已不复往昔风采,但他们为国奉献的决心,依然如三十余年前那般炽热,先后两次参与推翻帝制,展现了他们坚定的民族责任感。

---

这样改写后,原意不变,细节更加丰富,内容更饱满。你看怎么样?需要我帮你调整语气或风格吗?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N... 距离新赛季NBA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最近,NBA官方发布了一组采访视频,询问多位NBA球...
「好运角半程马拉松」那香海景区... 9月7日,2025年威海横渡刘公岛公开水域国际邀请赛在威海幸福公园冬泳基地圆满落幕。 赛事由威海市...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 渣滓洞幸存者、99岁老党员杨俊生: “只要我还能讲,就要把革命故事讲下去” 2007年,杨俊生在...
原创 2... 2015 年深秋,我国东北某基建工地的挖掘机意外掘开了一段尘封百年的历史 ——63 个锈迹斑斑的铁箱...
原创 他... 他是我国领导人中,唯一一位与列宁面过面并且握过手的人,连毛主席和周恩来也未曾有过此经历。在那个特定的...
原创 宋... 在开始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获得更多的互动体验,感...
原创 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毛主席在土地改革运动中落实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在四川朱德...
激辩“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 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仝涛文章《重大发现!秦始皇派人去昆仑山采长...
原创 蒋... 在国民党败退时,蒋介石早早准备好了退路,甚至提前为这一历史时刻做好了周密的安排。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
原创 宋... 宋朝自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开始,直到1279年南宋灭亡,历时319年。在这个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