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殿试时,朱元璋抬来三筐稻谷考察科举学子,刘伯温一看:要死人了
创始人
2025-09-18 15:34:32
0

众所周知,在科举制诞生之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虽然这两种方法在某些历史阶段发挥了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往往无法确保选拔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容易受到权力的干扰,导致许多有才能的人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由于这些制度存在的缺陷,科举制一经推出,迅速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得到了寒门学子和士人的普遍赞扬与支持。

科举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手段,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历朝皇帝的高度重视。为了彰显皇帝对人才的重视,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殿试,往往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不仅仅是一个考试的环节,更是一次学子们与皇帝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学子们需要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文采,争取高官厚禄。

朱元璋,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位从草根起家的皇帝之一,他的亲民与对人才的渴望,使得他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常常亲自出面。在其中的一次殿试中,朱元璋特意设计了一道别出心裁的题目——让人抬来三匡稻谷。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考题,许多考生都感到不解与困惑,纷纷猜测其中的意义。然而,身边的刘伯温却异常紧张,他瞬间意识到这次殿试必定与往常不同,可能会有学子因此丧命。那么,这其中到底藏着怎样的玄机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段历史。

朱元璋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草根皇帝,他出身贫寒,历经艰辛才打下了明朝的江山。作为一个深知百姓疾苦的皇帝,朱元璋十分注重对百姓的关怀和对人才的选拔。然而,虽然他的个人经历极具励志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的文化水平相较于其他帝王来说确实逊色一些,这也使得他在处理一些事情时,经常需要采用一些与众不同的方式。

以乾隆帝为例,清朝时期的殿试常常以诗词和对对子来考核考生的文学才华。而朱元璋则不能完全按照这种常规的形式来评判那些参加殿试的学子。其实,朱元璋本就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人。在明朝开国的首次殿试中,他就决定采取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来进行考察。经过与刘伯温的商议,朱元璋决定将殿试的考题设置得非常独特——不考文字文章,而是三筐稻谷。

起初,刘伯温对朱元璋的这一想法感到困惑。他认为,考试应该测试学子的才学,稻谷和才学似乎毫无关系。但考虑到朱元璋的固执性格,刘伯温没有提出异议,默默地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刘伯温最终理解了朱元璋的用意。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殿试的日子终于到来了。当天,参加会试并顺利进入殿试的学子们进入皇宫,站在了朝堂之上。朱元璋看到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心中满是欣慰,首先对他们的才华和功勋进行了表扬。话题一度转向了年轻才俊的未来,气氛也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待到寒暄差不多后,朱元璋才宣布考试正式开始,并示意侍卫们将准备好的“考题”抬上来。

对于这些参加殿试的学子们而言,他们早已通过了层层选拔,拥有过硬的学识。因此,虽然他们并不清楚朱元璋会提出什么问题,却依然充满信心。然而,当那三筐稻谷摆在他们面前时,学子们瞬间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这三筐稻谷虽然看似相同,但其中的差异却让他们难以理解。众人相互对视,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朱元璋看着他们的反应,先是安抚道:“你们不用慌,仔细看看这些稻谷,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子们凑近三筐稻谷,仔细观察,很快有几个目光锐利的学子发现,三筐稻谷的品质并不相同,虽然外观相似,但细节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尽管如此,学子们依然没有清晰的答案,大家都在思考该如何作答。这时,站在殿旁的刘伯温心中却大为紧张。作为明智的谋士,他很快意识到,朱元璋此举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用意,这场殿试可能会对某些官员产生致命的打击。

朱元璋故意设计这一考题,其背后的用意就是为了暴露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自从继位以来,朱元璋虽以治国有道而闻名,但他深知,有些地方的官员仍然在暗地里为所欲为,纵容腐败,尤其是在官仓和军仓的管理上。朱元璋早有耳闻,却苦于缺乏证据。因此,这一次的殿试成了他揭发这些腐败现象的机会。

朱元璋特意从几个地方的官仓中提取了三筐稻谷,一筐来自江南的贡粮,另一筐来自太仓,最后一筐则来自中军仓库。三筐稻谷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来源和管理质量。当这三筐稻谷被端上来后,朱元璋内心深处不禁感到愤怒,因为他知道,这些粮食的质量低劣,说明一些官员玩忽职守,贪赃枉法。

学子们站在一旁,气氛逐渐变得紧张。朱元璋一一检查这三筐稻谷,首先抓起一把来自江南的贡粮,他一边观察一边表示:“这一筐稻谷质量很好,气味清新,颗粒饱满,显然是今年的新粮,江南的贡粮非常不错。”他这样说完后,便当场表扬了江南地区的官员,并下令给他们颁发嘉奖。

接着,朱元璋走到第二筐稻谷前,抓起一把闻了闻,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这筐稻谷有霉味,显然来自太仓。太仓的管理者疏忽,导致稻谷发霉。”随即,朱元璋命令将太仓的管理官员送往刑部,按照玩忽职守的罪名严惩。

学子们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而当朱元璋走到第三筐稻谷前,事态也迅速升级。这一筐稻谷的品质更差,混杂着谷糠和马料,明显是用劣质物品冒充好粮食。朱元璋愤怒地命令将中军仓库的管理官员拖出斩首示众。

随着这一命令的发出,所有在场的学子都震惊了,纷纷跪下低头。显然,朱元璋通过这场特别的殿试,不仅向这些新科学子展示了如何辨别事物的真伪,也给那些官员敲响了警钟。通过这一幕,学子们深刻意识到,在未来的仕途上,他们不仅要有过硬的学识,更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原则。

这一场别出心裁的殿试,成功地震慑了在场的学子,同时也给那些腐败的官员带来了严厉的警告。朱元璋的用心深远,他通过这一独特的方式,不仅揭露了腐败,也树立了为官清廉的榜样。

对于朱元璋这样一位兼具智慧和狠劲的皇帝,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曹丕,字子桓,出生于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开国皇帝,也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
十五运会手球女子组比赛 广东江...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手球女子组比赛半决赛9月17日在汕头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广...
原创 假... 今天,老冯和您一起探讨一个颇具悬念的话题:如果当年吴三桂没有投降清军,坚守山海关,历史会发生怎样的变...
原创 北...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总字数相近,语义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让内容更丰富生动。 --...
原创 贫...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且字数变化不大,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别看朝鲜的经济条...
原创 唐... 唐朝的《簪花仕女图》向我们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独特风姿。图中的女子们普遍拥有丰盈的身形,这与现代社会推崇...
原创 民...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每段的原意,同时加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会太大: --- 我在头...
原创 明... 朱常浩与其支系:历史遗忘中的瑞王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
1764年:阮元——清代学者、... 导读: 各位书友,今天咱们聊一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陌生,但一提他的成就,你绝对会恍然大悟的人物—阮元。 ...
请听档案说丨全省各地国际档案日... 编者按:今年“6・9”国际档案日期间,我省各地档案部门紧紧围绕“请听档案说”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