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为什么只承认中国?
创始人
2025-09-17 20:32:01
0

当我们谈论世界历史时,往往会提到“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个地方被普遍认为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并且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最近一位英国教授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印度和埃及作为现代国家,依然存在着,为什么每当谈到文明的“延续”,大家似乎总是专门强调中国呢?

其实,这个说法最初并非来自西方,而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0年撰写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一文中提出的。他在文中列出了四个“地球上的古文明祖国”:中国、印度、埃及和小亚细亚(即今天的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所在之地)。梁启超的这一观点在中国及日本的学术圈内迅速传播,最终形成了如今人们口中的“四大文明古国”这一说法。

不过,西方的学术界并不太使用这一术语。西方学者通常更倾向于使用“文明的摇篮”或“早期文明”来描述这些古代文化,且他们所指的范围更为广泛,像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也常被纳入其中。因此,“四大文明古国”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有着浓厚东亚文化圈色彩的,尤其是在中国更为常见。然而,无论如何,这四个地区的确都是人类最早建立起复杂社会的地方,这一点毫无争议。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文明延续”呢?想要评判一个文明是否“延续”,必定需要一些标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 文化延续:传统、信仰、风俗等文化特征是否得到了保持。

2. 语言延续:古代的语言是否仍在使用,或者至少演变成了现代语言的形式。

3. 政治延续:是否存在一个连贯的国家或政权,始终持续存在。

4. 地理延续:文明是否一直在原来的地理区域内发展。

通过这些标准,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评估这四大文明古国的延续情况,看看哪个文明保持得更为完好,哪个已经有所中断。教授的提问的重点就在于,虽然印度和埃及依然作为现代国家存在,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却被频繁单独提及并受到赞扬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深入探讨。

中国的历史延续

中国的历史自夏、商、周三代开始便从未中断过。无论是甲骨文、竹简还是后来的史书,如《史记》与《二十四史》,中国的历史得以一代代不断地记录下来,几乎没有出现过“空档期”。即便在战乱频仍的时期,例如三国或南北朝,史官们依然保持着不间断的记载。这种连续不断的历史记录,在世界其他文明中实属罕见。借助这些文字资料,过去的历史仿佛有了备份,人们可以随时回顾和查阅。

再来看文化与语言的延续。汉字,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字,尽管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它核心的象形和表意特征始终没有丢失。随便拿一本古书,比如《论语》,现代人稍微学点古文,就能明白其意思,这种语言的传承,在其他文明中是相当罕见的。语言方面,尽管汉语的发音有所变化,词汇更新了不少,但它的基本语法结构和一些古老的词汇依然可以追溯到古代。比如“天”“地”“人”这些字,几千年来的含义并没有发生改变。此外,儒家思想和道家哲学这些精神内核,虽然经历过多次起伏,却始终没有彻底断裂。

在政治上,中国有着独特的“大一统”思想。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统一的理念便深入人心。无论是汉朝、唐朝、宋朝还是清朝,尽管历史上曾有过分裂的时期,但总有力量将国家重新统一。即便外族入侵,如元朝和清朝,它们依然采用了中央集权的制度,融入了中国的政治模式,这一点在世界其他地区并不常见。许多文明在外族入侵后无法重新统一,最终分崩离析。

地理上,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并逐步扩展至长江、珠江流域,始终扎根于东亚这一地区。虽然历史上曾丧失过部分边疆,但中原与关中等地,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带。地理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保障。

因此,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语言、政治和地理的连续性,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坚韧不拔地持续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文明常被称作“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

印度和埃及的变迁

那么,印度和埃及又为何没有被认为是“延续”的呢?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历史变迁。

古印度文明起步高远,哈拉巴文化时期早已拥有城市,随后,吠陀文化更是产生了《吠陀经》等深刻的哲学和宗教经典。然而,印度的历史却经历了多次外来侵略。首先是雅利安人入侵,随后亚历山大大帝也曾涉足印度,接着穆斯林入侵,最终英国殖民统治了印度长达两百年。每一次外族的到来,都会改变印度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结构。尤其是英国殖民时期,西方的体制和思想强行植入印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秩序。1947年,印巴分治更是将这个次大陆分裂成两部分,地理上也大为改变。语言方面,古代的梵文如今已不再使用,印度的官方语言有二十多种,各地区之间的语言差异巨大,难以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尽管如此,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仍然是印度社会的重要支柱,佛教也从印度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深远。

与印度不同,古埃及的命运则更加戏剧性。从公元前4世纪起,埃及便被外族占领,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相继入主埃及。特别是7世纪阿拉伯人的入侵,直接带来了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彻底改变了古埃及的语言、宗教和社会结构。如今的埃及人讲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和古埃及的法老文化几乎没有关系。象形文字早已失传,金字塔也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虽然埃及现在仍是一个国家,但它的文明内核早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至于古巴比伦,那片曾因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闻名的两河流域,随着亚述、波斯和希腊等外族的统治,文明逐渐消失。今天的伊拉克虽然位于古巴比伦的地理位置,但文化、语言和政治早已与古巴比伦的文明脱节。现代伊拉克的遗产主要通过考古发掘得以呈现,活着的传统已经不再存在。

中国与印度、埃及的不同

为什么中国的文明被独立提及,而印度和埃及的文明似乎被忽视?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印度和埃及的古代文明经历了多次重大断裂。外族的入侵、殖民统治、语言的替代等因素,使得它们的古文明与现代国家之间隔着很远的距离。尽管它们的文化和宗教有些许延续,但它们的根基和形式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尽管也遭遇过外族入侵,但其核心的元素——如汉字、儒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依旧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未曾消失。我们可以把文明想象成一根绳子:中国的那根绳子虽然中间磨损过,但从未断裂,始终能够接续。而印度和埃及的绳子,经历过多次剪断,虽然最后接上了,但使用的“材料”和“颜色”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模样。至于古巴比伦,它的文明几乎已完全消失,根本没有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女子3000米障...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3000米障碍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7日,肯尼亚选手切罗...
一周观展|从红山文化到亚述文物... 暑假来临,各地推出多场兼具历史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展览:上海博物馆东馆新展“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
原创 清... 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跨越了清朝的辉煌与衰败,也亲历了民国的更迭,在新中国成立后,凭借卓越的贡献担任...
原创 一... 当然,下面是对你提供的文章内容进行逐段改写,基本保持原文意思不变,并适当增加细节描述,整体字数变化不...
原创 慈...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仅以其辉煌的盛世而为人知,更因其末期的腐败和无能,成了争议的...
原创 郭... 郭汝瑰,曾是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的中将厅长、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等多个重要职位的负责人;他不仅将国民党内...
原创 蒙... 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带来精彩的历史故事和真实历史事件的深度解析。 蔑儿吉角·纳牙...
原创 朱... 自宋朝之后,封禅这一传统逐渐消失了,那么为什么像朱元璋、永乐大帝这样功勋卓著的帝王也没有去泰山封禅呢...
原创 商... 我们谈论古代朝代时,常常把商朝和周朝并列,因为这两个朝代时间相邻,且在文化和政治上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
原创 杜... 唐初宰相杜如晦的儿子杜荷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案,最终被赐死,而他的兄长杜构则被流放至岭南,史书对此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