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建国任副国级,知晓志愿军胜利,老泪纵横
创始人
2025-09-17 22:04:30
0

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跨越了清朝的辉煌与衰败,也亲历了民国的更迭,在新中国成立后,凭借卓越的贡献担任了副国级职务。作为一位传奇将领,他的生命历程宛如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当得知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胜利时,这位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将军,不禁泪流满面。究竟是什么让这位身历三代的英雄如此动情?他又为何能从海军总司令的职位一路晋升,直到他深切感受到祖国未来的希望?

萨镇冰出生在福州的名门望族萨家,虽然年仅十岁,但他早早便立志投身海军。1869年,福州的马尾船政学堂开始招生,这所航海学校旨在培养现代海军的高级指挥官。萨镇冰在家人支持下,毫不犹豫地报名,成功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为学堂的一员。尽管拥有显赫家世,但萨镇冰从未因此自傲,反而更加刻苦努力,他总是比其他同学更加勤奋,勤于思考、严格要求自己。

学堂的训练极为严苛,尤其是航海课程。萨镇冰常常深夜伏案,认真学习天文测量和操舰技术,这些都需要极高的耐性与悟性。每次实操中,他总是紧盯着罗盘,仔细计算航线,风帆调整这一复杂技术,他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精髓。这样的努力使他在众多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老师眼中的佼佼者。

1872年,萨镇冰以优异的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正式加入“扬武”号进行实习。一次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许多见习生因为晕船无法正常工作,但萨镇冰依然镇定自若,冷静调整风帆,并协助船长判断海流方向,最终稳住了航向。他的出色表现令教官们刮目相看,甚至称赞他具备“未来大将的风范”。然而,这位年轻的海军才俊并不满足于此,他深知中国的海军水平与世界强国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决心进一步深造。

为了学到更多先进的海军技术,萨镇冰自学英语,志向远大。1876年,他被选为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临行时,他站在马尾港口的甲板上,默默发誓:“我一定要学有所成,把最先进的海军技术带回祖国!”在英国的岁月并不容易,萨镇冰不仅在实习时经常亲自站到最危险的船头去观察海况,还深入舰舱学习蒸汽机的工作原理,汲取了一切能学到的先进知识。三年的留学生涯,他学会了舰队战术、天文定位等技术,为日后的海军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当他满怀希望地回到祖国时,眼前的现实却让他心生绝望。祖国的舰队装备落后,海防设施严重不足,萨镇冰深知,改变这一切的任务将会异常艰巨,但他仍坚持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894年夏天,萨镇冰带领北洋舰队奋战在甲午战争的第一线,面对日本舰队,他的内心充满沉重的忧虑。当他回望自己当初带着先进技术回国的理想时,现实却给了他沉痛的一击——舰队的武器老化,资金紧张,甚至连舰艇的维护经费都被挪作他用。面对这种窘境,他多次请求政府拨款修复装备、补充弹药,但始终得不到任何回应,最终,他写信给朝廷,将北洋水师的困境如实报告。然而,朝廷的回应却令人心寒,所有资金被挪作他用,原因竟是朝廷为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筹备庆典而削减了海军的经费。听到这一消息时,萨镇冰怒不可遏,拍桌大骂:“国不保,何寿可庆!”然而,战争已迫在眉睫,他选择亲自带领舰队进行高强度的演习,尽可能提高战斗力,但最终的结果却因一场失误而错失了黄海海战的关键时刻。

在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遭遇惨败,萨镇冰深感痛心。尤其是得知他敬重的战友邓世昌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萨镇冰彻夜未眠,心中无数的疑问和自责折磨着他——如果自己能亲自参战,是否能改变这一切?然而,这场战争的失败并非个人力量能够逆转。

1895年,日军逼近威海卫,萨镇冰被调任驻守刘公岛。他带领部队坚守岛屿,面对敌军猛烈的炮火,他丝毫不退缩,指挥士兵们最大程度利用岛上的老旧炮台进行防御。然而,力量悬殊的双方最终导致了刘公岛的陷落,萨镇冰被迫撤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消息让他彻底失去了对清廷的信任,但他依旧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决心通过其他途径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萨镇冰已经年届52岁。他并未急于表态,而是静观其变。不久后,袁世凯邀请他加入中华民国政府,担任海军部长。萨镇冰接受了这个挑战,并着手整顿海军,合并了南北洋水师,亲自创办商船学校培养海军后备力量。但民国政局动荡不安,袁世凯妄图称帝的举动让萨镇冰感到深深的失望。尽管他试图劝阻袁世凯,但未能成功。最终,萨镇冰选择辞去海军部长职务,彻底退出政坛。

离开政坛后的萨镇冰回到家乡福州,决定从基层为百姓做实事。他得知南港因战乱遭受重创,决定亲自带头为灾民筹集物资、修复基础设施,甚至设立孤儿院,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这些行动不仅赢得了民众的敬佩,也使萨镇冰成为百姓心中的英雄。

在1930年代,日本的侵略使得萨镇冰即便年事已高,依然奔波于福建各地,呼吁民众团结一致,并且亲自捐献物资支援抗日战争。虽然他离开了政坛,但始终未离开百姓,始终扎根基层,做着自己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萨镇冰被邀请担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及人民军事委员会委员。此时,他已经是九十高龄。接到通知后,萨镇冰经过一夜的沉思,决定接受任命,继续为国家贡献余生。后来,在北京出席政协会议时,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亲切接见了这位老将军。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道:“萨老将军,您为国家奔走一生,如今总算可以看见人民真正站起来了!”这句话让萨镇冰热泪盈眶,因为他一生的理想和奋斗,终于在新中国得到了实现。

1951年,得知志愿军在朝鲜的胜利消息时,萨镇冰泪如雨下。这不仅是战场上的胜利,更是他毕生理想的圆满。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坚持关注国家的动向,直到他在1952年春天身体渐渐衰弱时,依然坚持每天读报,关注国家的发展。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写下诗句:“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许与无尽希望。

1952年5月,93岁的萨镇冰在福州安详去世。为了表彰他一生的贡献,毛主席和周总理为他发来唁电,并给予最高礼遇。萨镇冰的葬礼盛大而庄重,他的离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他的精神和信念永存。萨镇冰的一生是中国近代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田径世锦赛)男子1500米决...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500米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7日,亚军英国选手怀特曼...
原创 建... 蒙古帝国曾六度向西夏发动进攻,而成吉思汗的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在征战西夏时中箭受伤、坠马致命;...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球,带给中国人民无比...
原创 为... 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争议,讨论元朝和清朝是否属于中国的历史王朝,成吉思汗与忽必烈是不是中国人,清朝的入...
原创 清... 久远的历史总是会激发人们回望,感慨万千。尤其是当黑白照片在一百多年前的发明,给历史留下了影像的印记,...
原创 明... 1449年夏末,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突遭瓦剌军队伏击,被俘虏身陷囹圄,明军五十万大军中逾半数伤亡,史...
当年高考676分,报考北大考古... 又是一年高考志愿季,6月24日,“报北大考古的女孩怎么样了”成为热搜话题。 许多网友关心,那个曾以优...
古今对谈:曹操与当代伟人的千年... 星海按:毛主席说过,“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因为无数次诵读过伟...
原创 在... 当然!我来帮你把这段文章用不同表达重新写一遍,同时保持原有的意思不变,还会增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
原创 清... 在现代的古装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能看到知府这一官职的身影,但对于知府具体负责什么,以及现代社会中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