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宰相杜如晦的儿子杜荷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案,最终被赐死,而他的兄长杜构则被流放至岭南,史书对此之后记录的杜如晦后代几乎泯然无闻。然而,近日出土的一块杜如晦曾孙女的墓志铭,意外揭示了这段被遗忘的历史,证明杜如晦还有一个未曾提及的第三子。那么,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
根据出土的墓志铭所述,杜如晦的曾孙女杜氏,嫁给了李渊首位皇后太穆皇后的玄孙窦昇,他是窦毅的后代。我们不妨先了解窦昇的家族背景。这个家族颇为有趣,自北周孝闵帝时期开始,窦毅便获得了神武郡公的爵位,进入唐朝后,该家族的爵位始终得以世袭,未曾遭遇降级的命运。窦昇是窦灵感的儿子,家族的爵位传承方式也颇具特色,在不同的堂兄弟及兄弟之间都可以沿袭。窦昇是在其兄长窦昱去世后,顺利继承了神武郡的开国公爵位。
根据记载,杜氏于开元二十二年五月二十三日辞世,享年可想而知,她的去世地点在京兆的盩厔县,留下了不少遗憾。
转过头来再看杜氏的家族背景。杜如晦的第二子因参与李承乾的叛乱策划,被赐死,而城阳公主则改嫁给了薛瓘,历史上对于杜荷是否有子女几乎没有任何记载。而作为大哥的杜构则因被罢官而失去爵位,被流放至岭南,最终在南方去世。对于兄弟两人的后代情况,史书的记录也就此断绝。
如今,杜如晦曾孙女的墓志铭出土,给我们带来了尘封已久的历史谜团,原来杜如晦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第三子。墓志铭中提到:她的曾祖父是杜如晦,曾任皇银青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及右仆射,封为蔡国公,食封五百户。她的祖父杜爱同同样是皇银青光禄大夫,且担任银州和营州的都督,职位显赫。她的父亲杜从约则是千牛卫的官员、秦州都督府士曹参军事与右台监察侍御史。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杜氏的家族背景相当显赫,传承脉络清晰:杜如晦—杜爱同—杜从约—杜氏。
在研究历史时,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显赫人物的后代在历代交替中逐渐消失,其实,许多真实的情况只是在历史的尘埃中被埋葬。杜如晦的曾孙女不仅以临颍郡君的身份被记载,更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窥视历史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