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帮你对这段文章进行改写,保持原意不变,增加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李唐宗室中的江夏王李道宗,被史书记载为李唐家族中最擅长打仗的两位将领之一,另一位则是赵郡王李孝恭。李道宗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家族关系显赫,令人瞩目。
李道宗究竟有多少子女?他的女儿们又分别嫁给了哪些人?这些都是史料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李道宗身为李唐皇室宗亲,属于哪一脉,也值得一说。
李道宗出身于李唐宗室,他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四叔李璋的孙子,李韶的儿子。这样一来,他和唐太宗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属于李唐皇室的重要分支。
李道宗的官职履历丰富。他早年起家于左千牛备身,因战功显赫,被封为略阳郡公。他曾参与镇压刘武周和王世充的叛乱,也多次征战东突厥、吐谷浑和高句丽等边疆。唐初李唐宗室中,他与赵郡王李孝恭齐名,被誉为贤王。李世民晚年对李道宗评价极高,认为他与李勣、薛万彻三人同列名将。可惜,李治永徽四年(653年),他因卷入房遗爱谋反案,被流放象州,途中因病去世。
关于李道宗的儿子,史料记载较少,仅知有两位:李景恒和李景仁。李景恒在父亲被流放后,降封卢国公,官至相州刺史;李景仁字楚子,官至潞城令。二人虽未如父亲般显赫,但在官场上亦有一定地位。
李道宗至少有两位女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金城郡君李氏,她被封为文成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为吐蕃王后。她并非第一位和亲的唐朝公主,早在她之前,弘化公主曾与末代吐谷浑王和亲。公元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得知突厥与吐谷浑均迎娶了唐朝公主,遂派使者随唐使冯德遐入唐求婚,李世民当时未允。吐蕃使者担心任务未完成被处死,谎称婚事失败乃吐谷浑王离间所致。松赞干布怒而对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发动战争,并击败了这些部族。
贞观十二年(638年)八月,吐蕃以二十万大军压境松州,同时派使进贡金帛并再度请求通婚,但唐军将领牛进达迅速击退了吐蕃大军,战事未及侯君集支援便告结束。此后,松赞干布遣使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和亲,李世民终于同意。旧唐书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李世民以文成公主之名将女儿许配给松赞干布,命由她的亲生父亲李道宗亲自护送。护送队伍进入吐谷浑境内时,受到先行和亲的弘化公主及其夫婿的热烈欢迎。史书评价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汉藏民族友好关系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这其中李道宗的角色功不可没。
李道宗的另一位女儿,名李氏,嫁给了左千牛备身韦待价。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韦待价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是西汉著名相韦贤和韦玄成的后裔。韦待价是韦挺之子,韦挺与李建成是发小,曾任李建成太子府祭酒。武德七年,韦待价因牵涉杨文干案被贬,贞观年间又卷入李世民之子李泰的政治事件,最终被贬为象州刺史。武则天摄政时期,韦待价官至相位,任燕然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抵御突厥。689年,他任安息道行军大总管,进爵扶阳郡公,率军征讨吐蕃,但在寅识迦河战役中兵败,被除名流放绣州,后不久病逝。
韦待价的家族成员中还有儿子韦令仪,官至宗正少卿;他的姐妹韦氏嫁给唐太宗第五子齐王李祐;而他的亲姑姑韦氏则是隋朝齐王杨暕的妻子。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如果需要对某段进一步丰富或调整风格,欢迎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