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土贡献
大清政权曾经占据了广阔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台湾以及新疆地区,这构成了民国政府对这些领土的法理依据。而民国对这些地区的控制,又成为了新中国对其拥有主权的法理根据。如果大清当初未能有效地控制这些地方,那么民国必然无法取得对这些土地的主权,继而新中国也无法拥有这些领土。有人提到,如今整个中国的领土都是经过新中国的奋斗得来的,这一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然而,值得思考的是,既然新中国如此能打,为何没有将印度和越南等地纳入版图?原因显而易见,这些地区并不属于中国,缺乏法理依据去占领它们,若强行占领则会被视为对他国的侵略。
二:民族融合
尽管大清是由满族统治的政权,但在多数情况下,民族间的矛盾并未表现得极为尖锐,尤其是相较于早期“剃发易服”和“圈地”等政策而言。大清朝有效地解决了数千年来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这种问题在大元时期也并不突出,因为蒙古民族本身正是游牧的群体。更为重要的是,大清让蒙古族、新疆地区的各个民族、青藏高原各民族以及台湾各族人民都认同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视大清王朝为自己的母国。这种民族认同的建立,不正是其历史贡献的一部分吗?
三:人口增长
在清朝的统治下,国家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未经历大规模的内乱,加之改革措施如废除了人口税(实施摊丁入亩),使得全国的总人口迅速攀升至几亿人。尽管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太平天国”起义等历史变故(有资料显示“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国人口损失惨重,超过两亿),但中国的人口在整体上仍是在持续增加。试想,如果没有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早已在外敌入侵之际土崩瓦解。我并非只是“清粉”,这只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