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建国后周恩来多次邀请张发奎回国,张发奎婉拒:我两头都不会去的
创始人
2025-09-17 19:02:35
0

解放战争尚未结束之际,周恩来总理多次派遣叶剑英元帅亲自出面,诚恳邀请一位名叫张发奎的将领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依旧没有放弃对张发奎的积极争取,力图将这位有实力的军事实力派纳入党的怀抱。与此同时,国民党方面也在暗中积极运作,试图将张发奎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中,两大阵营对他的争夺可谓激烈异常。然而,面对两边的热情邀请,张发奎却表现出耐人寻味的犹豫和沉默。他为何会得到如此厚遇?最终,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众所周知,周恩来总理素来以爱才惜才著称,对于那些他欣赏的人才,总是会用情感和道理去感化,希望将他们纳入党的队伍。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一个人能摒弃过去的纷争,心怀忠诚,投身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周总理都会摒弃成见,敞开怀抱欢迎他们的加入。许多人才正是被周总理宽广的胸怀和人格魅力所吸引,经过多次沟通之后,主动选择投身于他的领导之下。

不过,也不得不承认,争取人才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总理想要说服张发奎加入共产党,或至少参与国家的建设事业,但却遭遇了明显的阻力和冷遇。事实上,早在解放广州后,周总理就开始谋划争取张发奎,而国民党方面也在同时期派人密切接触他。然而,张发奎的态度出人意料地坚定,他拒绝与任何一方有深入接触,双方的邀请均被果断回绝,甚至不愿留下任何商议的余地。

张发奎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正是因为他具备非凡的能力和过硬的革命素质。作为我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员,他的革命历程始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彼时,他跟随孙中山先生左右,备受器重,表现尤为出色,前途一片光明。几乎所有同盟会发动的革命活动里,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在街头组织游行,激发群众斗志;他在与旧军阀和地主的战斗中冲锋陷阵,展现了卓越的勇气;在经济建设与革命策略的制定上,也能提出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令人为之折服。

在北伐战争期间,张发奎所率领的部队曾一度陷入险境,局势瞬息万变。如果仍按原定计划作战,恐怕不仅难以取胜,甚至全军覆没。但面对突发困境,张发奎展现了卓越的临场指挥能力和灵活战术调整的智慧。他不仅及时想出了有效的应对方案,更成功调动了各个部队的力量,扭转了战局。正是凭借这般非凡的才干,他在同盟会中声名鹊起,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

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我党急需像张发奎这样有丰富经验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军事指挥官,帮助推动解放军训练和作战方式的革新,激发新的战斗灵感。同时,国民党也极其需要张发奎这类能够独当一面的军事人才。蒋介石曾经倚重的几位指挥官,在三大战役后大多失去战斗力,国民党急需补充有力的军事骨干。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在当时尤为真实。蒋介石抱着最后的希望,盼望能够争取到张发奎,以期在逆境中逆风翻盘,这让他热血沸腾。

张发奎之所以如此受重视,除了过硬的军事能力,还有他在革命事业中的老资格。作为革命的元老人物,他曾与孙中山先生并肩作战,在同盟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谁能拉拢他入伍,就能借助他的影响力争取更多人的支持和信任。举个例子,如果周总理真的说服了张发奎加入共产党,那么他便可作为桥梁,联系那些尚未明确表态的老一辈革命者,甚至能够扭转社会上对党的某些误解,使党的行动更具合法性和正当性。国民党同样抱有这样的期待,只要张发奎点头,所获得的远不止他一个人。

正因为张发奎如此重要,双方都不愿轻易放手。可以想象,无论他投向哪一边,都能获得丰厚的待遇和崇高的地位,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广泛的尊重。然而,他却双双拒绝了这两条“橄榄枝”,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个人荣誉和价值。这背后原因很复杂,最核心的是他自认为没有资格掺和太多的政治纷争之中。

他对共产党更多的是一种愧疚感。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他的手上曾沾染过共产党同志的鲜血。1927年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时,受到主观认识的影响,张发奎未能认识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残酷镇压是极其反人类且不利民族未来的暴行。他任由错误的思想蔓延,执行那些残酷的任务。那些过去的行为,无论如何都无法被抹去和遗忘。

革命的道路有时宽广,有时狭窄,一步错,步步皆错。即便周总理持之以恒地争取他,叶剑英元帅也多次请张发奎的旧友写信劝导,他始终坚定不移,毫不动摇。或许有人会好奇,既然他不愿意加入共产党,为什么又不选择回归国民党呢?这主要因为他过去并非蒋介石的拥护者,而是站在汪精卫一边。彼时,张发奎未看清汪精卫的本质,不知道其将背叛国家,只是在国民党内部斗争中选边站队,因而与蒋介石势同水火。

汪精卫倒台后,蒋介石势力渐强,尽管张发奎未被排除,仍凭借自身能力留在国民党,但如果当初追随蒋介石,他或许命运会更好。站错队,是他的一大失误。蒋介石方面伸出的橄榄枝,张发奎也并未打算接纳。除此之外,随着年纪渐长,他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不愿再卷入纷争。与其拖累别人,不如选择偏安一隅,自得其乐。

岁月流逝,张发奎越发看透人生。功名利禄从未是他的追求,他只求安稳度日,平静生活。最终,蒋介石未能将他争取到手,败兴地逃往台湾;我党也尊重了他的决定,放弃了进一步争取。虽然归于平淡,张发奎依然关注国家建设的动态,以另一种方式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对他来说,这已是莫大的幸运。

参考资料:

1、张发奎(中国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 百度百科

2、《工会信息》2023年第14期,文章《从韶关走出的北伐名将张发奎》31-35页

相关内容

瑞德智能:公司正积极构建“...
证券日报网讯 瑞德智能9月16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
2025-09-17 05:04:25
原创 ...
在山东德州的幽深巷陌间,李先生珍藏着一枚别具非凡意义的铜币——中华...
2025-09-17 05:02:33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
2025-09-17 05:02:16
原创 ...
洪武十五年八月,朱元璋的发妻——51岁的孝慈高皇后马氏病逝。这一消...
2025-09-17 05:02:08
原创 ...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壮阔中,《论持久战》作为毛泽东的重要演讲稿,成...
2025-09-17 05:02:02
原创 ...
在古代,流传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这一观念导致了许多女性的才...
2025-09-17 05:02:01
原创 ...
“他好歹也是一位司令,喜欢喝酒就喝点好酒,非得喝那些兑水的假酒,结...
2025-09-17 05:01:57
这个三峡地区重庆段发掘的战...
当江风吹起铺在沙土之上的巨大塑料布时,一具从泥土中清理而出的马匹骨...
2025-09-17 05:01:56
花旗家族办公室拥抱私募股权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即使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高企,花旗集团的家族办公室...
2025-09-17 05:01:48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根据明末清初查继佐所编纂的《罪惟录》记载,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原本是朱瞻基的二叔朱高煦的妾室。传言称...
良渚文化神徽为何是大禹骑龟?重... 《古史中的神话:夏商周祖先神话溯源》是一部溯源夏商周三代祖先神话的创新之作,探讨了鲧、禹、帝舜、仓颉...
原创 逃... 根据战史的评选,有人将蒋中正手下的那些最“善于逃跑”的长腿将军列了个榜单,这些将领的逃命技巧,几乎能...
观潮的螃蟹丨保护耕地要打好“文... □袁树勋 今天是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这个纪念日,1991年由国务院决定设立,旨在提升大众的耕地...
(田径世锦赛)女子200米预赛...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米预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7日,陈妤颉在预赛前。最终...
(田径世锦赛)女子撑杆跳高决赛... 当日,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撑杆跳高决赛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7日,中国选手牛春格在决赛...
原创 历... 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安定与繁荣,往往离不开那些将士们的艰苦奋斗与英勇奉献。正如古诗中所言:“将军角弓不得...
原创 8... 布莱克浦(Blackpool)是英国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一个海滨小镇,以其标志性的布莱克浦塔、灯火...
原创 吕... 一、吕布的无敌地位:三国名将中的第一人 在三国早期的名将中,吕布的地位几乎是无人能撼动的。《三国演义...
穷白垃圾:美国四百年被边缘化的... 书目信息 作者: [美] 南西·艾森伯格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大方 副标题: 美国四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