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问题》
关于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是排名第三的典韦,他并没有活到赤壁之战后的三足鼎立时期,严格来说,他勉强算得上曹魏的一位名将。而吕布则早在建安三年十二月(公元199年2月7日)便被处死,这时候割据的军阀不仅仅是三家,而且其中并没有刘备的身影。吕布并不隶属于曹、刘、孙三家,将其列为三国名将在时间和阵营上都不符合常理。
而典韦排在第三位也似乎并不十分合理,因为他并未擒斩过任何一位重要敌将。从武功来看,典韦和许褚差不多,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清代著名史学家潘眉在《三国志考证》中高度评价典韦时也只是提到“典韦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他虽然英勇无比,但并不一定能超越张辽或许褚。更重要的是,徐晃和许褚联手也无法战胜关羽。由此来看,《三国二十四将》中,典韦位列第三,关羽排在第四,恐怕连关羽自己也难以接受,张辽和许褚肯定也会对这个排名表示不满。
据说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依据是《三国演义》,然而即便从《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出发,典韦也未必能排在第三。威震华夏的关羽为何会排在第四呢?今天,我们不妨抛开那些不属于三国阵营的吕布和,毫无疑问打不过关羽的典韦,来看看那些三国名将中,有多少人关羽根本打不赢,或者他自己也曾谦虚地表示过不敌的几位。
关羽的性格和与将领的关系
关羽的性格非常有趣,他有时会打不赢某些人,却对他们心生敬佩;有些人则是他能打赢却依然尊敬;还有一些人,则是打不赢也看不起。今天我们就来简化问题,看看在三国那些光辉的名将中,关羽哪些人打不赢却依然钦佩。
关羽对张飞、赵云、张辽有着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曾亲口说过自己打不过张飞和张辽。
在斩颜良之后,曹操内心狂喜,关羽却依旧平静地表示:“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关羽显然没有把自己的成就看得太重,而是非常自豪地称赞了自己的弟弟张飞。
吕布死后,关羽对其他将领的评价变得更加平淡,他曾对张飞说道:“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显然,关羽对张辽也持有极高的尊敬。他在与张飞的谈话中称赞张辽,认为张辽在武艺上丝毫不逊色于自己。
虽然关羽眼高于顶,但除了吕布之外,其他几位他自信可以战胜的将领都没有被他放在眼里。关羽在进入曹营后与张辽关系尤为亲近,任何历史时期,兄弟关系都显得十分珍贵。关羽与张辽的推心置腹,显然证明了他对张辽的武功和为人极为赞赏。
有传言称,吕布死后,曹操把吕布的三件宝贝分配了出去:貂蝉归曹操自己,赤兔马给了关羽,方天画戟给了张辽。曹彰虽然也使用方天画戟,但这显然不是吕布的遗物,因为当吕布去世时,曹彰还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不可能继承吕布的兵器。
张辽的勇猛与关羽的钦佩
张辽的勇武无人能敌,在《三国志》中的排序也证明了他是五子良将之一。张辽的武勇不仅体现在战场上,他更因勇猛与机智而深得关羽的尊敬。
例如,在延津口之战,徐晃虽然英勇,但未能胜过文丑。张辽被文丑射中盔缨后,却不言放弃,依然奋力追击。如果战马没有被射死,张辽很可能与徐晃联手击败文丑,但遗憾的是,徐晃未能耐住阵脚,张辽最终未能与文丑再战。
徐晃和许褚联手却未能击败关羽,而与张郃联手时也未敢挑战赵云。赵云打破重围时的那一幕,令徐晃和张郃惊心动魄,不敢迎敌。徐晃与许褚即使拥有勇力,但在关羽面前仍显得不堪一击。关羽对他们的称呼虽然尊敬,但他从未把他们视作自己对手。
赵云与关羽的互相欣赏
赵云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逐渐巩固,关羽与他始终保持着兄弟情谊。关羽对赵云的评价一直很高,认为他既稳重又忠诚,因此对赵云不仅有深深的欣赏,也认定赵云是自己的平等兄弟。关羽在与刘备谈话时,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赵云的尊敬:“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
赵云之所以受到关羽的高度评价,除了他战斗力的确不弱外,更多的是因为赵云在刘备阵营中的作用和稳定性。关羽没有对赵云的地位表示不满,而是极其支持。
关羽自认为打不赢的几位名将
关羽虽然自信无比,但他对一些三国名将却表现出充分的敬意,甚至明确表示自己打不赢。其中,除了吕布、典韦、马超和黄忠之外,关羽对于张飞、张辽、赵云以及庞德,始终保持着极高的评价与尊重。
特别是庞德,关羽对庞德的喜爱和尊重,常常被人忽视。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在面对庞德时,极力劝说他投降,最后面对庞德的拒绝,还表示“怜而葬之”。这表明在关羽心目中,庞德的地位无疑高于于禁。
结语
关羽的武功无人不知,但他确实也有几位打不赢的对手。综合来看,关羽不仅尊重张飞、张辽、赵云和庞德,更在多个场合展现了自己为将者的风范。至于他是否能算“三国第一名将”,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没有定论,因为这依赖于不同的标准和评价角度。不过,能在三国众多英雄中站稳脚跟,关羽无疑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