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世间万事都有两面性。即便是人们通常视为纯粹害处的事物,也往往蕴含着另一面,比如被众人痛恨的“乱世”。
虽然乱世往往带来纷争不断、白骨遍野的惨烈景象,但对个人和家族来说,能在乱世中幸存下来,其实也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遇。
历史上,不少显赫的世家大族正是在乱世中崛起,最著名的便有“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个王姓家族。这两大世家最初,正是因为战乱而分家,各自发展壮大起来。
那么,你知道这两大家族的最早祖先究竟是谁吗?或许许多人难以置信,他们竟然有一个共同的始祖,那就是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将”之一——王翦!
众所周知,战国四大名将中,秦国就有两位“战神”名将,一位是帮助秦国奠定统一基础的白起,另一位就是几乎全程参与灭六国战争的名将王翦。
除了灭韩国那场战役没有王翦的身影,其他五场大战不是由他亲自统帅,就是由他的儿子王贲出战,足见王家父子在军事上都是顶尖高手。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实行了军功授爵制度,王翦正是在这样的制度下,从小便立志效力国家,致力于提升自己的军事才能。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正史未明确记载王翦的父辈是谁,但鉴于他贵族身份,野史中有人根据他的姓氏推测,他的先祖极有可能是著名的“鬼谷子”王诩。
这虽然看似荒诞,却颇有道理。首先,鬼谷子本是贵族出身,而王翦家世虽无详载,但必然也属贵族,因为军功授爵制下,非贵族难以攀至如此高位,顶级将领多为宗室或贵族,这正是贵族的特权所在。
其次,鬼谷子以精通兵法与政治著称,其门下弟子如军事家孙膑、庞涓,以及纵横家苏秦、张仪,皆为历史名人。
这就形成了王家一脉相传的军事智慧,王翦立志成为名将,不仅要有卓越武力,更要精通兵法,才能在战场上指挥若定,屡建奇功。
细看王翦一生的战绩,便能发现他料敌如神,兵法造诣极高,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洞若观火。
他打仗常善于利用兵力优势,但绝非盲目用兵,而是精心谋划,秦灭楚的战役便是最佳例证。
当时王翦认为必须动用六十万大军方可灭楚,而年轻将领李信却主张二十万兵力足够。秦始皇采纳了李信的意见,结果遭遇罕见败仗。
随后秦始皇向王翦请教,由他率军出征,最终成功灭楚,足以见得王翦对战场形势及敌我兵力的精准判断。
遗憾的是,秦国统一六国后,王翦便渐渐隐没于史书中,但他的子孙依然留有浓厚印记。
王翦之子王贲在秦朝建立后成为重要重臣,甚至陪同秦始皇巡游,评议功绩。王贲的儿子、王翦的孙子王离,也继承了家族将领的身份。
然而秦朝虽短暂统一,却不久面临灭亡,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王离曾镇压起义,最终却败给了项羽。
这一败使王家命运多舛,史书虽无明确记载王离结局,但作为前朝贵族与名将世家,自然遭受重创。
这一点从王离之子王元的行动中亦可窥见:为避灾乱,他率领王家长房从陕西迁徙至山东琅琊,重新安家。
于是,王翦后代的一支成为了后世繁荣逾千年的“琅琊王氏”始祖。因战乱影响,家族衰弱严重,直到王元的孙子王吉时代,琅琊王氏才开始真正崛起。
王吉活跃于西汉昭宣年间,官职显赫,极大地提升了家族声望,奠定了琅琊王氏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
若说两汉时期琅琊王氏仅是地方豪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则跻身全国最顶尖的世家。
他们支持司马氏建立晋朝,地位日益攀升,成为名副其实的权贵之家。永嘉之乱时,为避战乱,琅琊王氏举族南迁至江南金陵。
尽管南迁,他们仍保留“琅琊”这一族号,甚至影响江南地名,令当地出现“琅琊”之地。
东晋时期,琅琊王氏的权势达到巅峰,除皇族司马氏外,地位最高的家族非他们莫属,遂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当时朝廷中,琅琊王氏子弟人数曾占一半以上,与司马家族平分天下,实属不夸。
琅琊王氏最著名的族人无疑是第十四代传人“书圣”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被誉为书法巅峰,备受推崇。
不过,历史兴衰无常,五代十国以后,琅琊王氏势力大减,尽管如此,这一延续七百余年的家族依然是中国历史兴衰的重要见证。
话说回来,王离长子一支避祸迁琅琊,但其余儿子并未远迁,尤其次子王威,审时度势,投靠刘邦,汉朝建立后担任扬州刺史。
过了两百年,东汉时其九世孙王霸率族迁居太原,从此太原王氏扎根并开启辉煌篇章。
太原王氏中最著名的当属东汉末年的王允,许多人通过《三国演义》了解他,但他在真实历史中同样是关键人物。
王允对汉室忠心耿耿,董卓操权时,他联手曹操、袁绍等反抗董卓,策划刺杀董卓,虽未成功,但其英勇事迹载入史册。
除王允外,太原王氏人才辈出,相较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鼎盛期稍晚,主要集中在隋唐时期。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即太原王氏后裔,他的《滕王阁序》广为流传;盛唐诗人王维也出自太原王氏;唐昭宗时宰相王溥、王浦?等亦为该族。
尤为显赫的是东晋时期,太原王氏曾出过三位皇后:晋哀帝皇后、晋简文帝皇后及晋孝武帝皇后,极大提升家族威望。
总体而言,太原王氏较琅琊王氏更懂得审时度势,能在各时代权力格局中稳扎稳打,延续影响更为深远持久。
由此可见,王翦后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且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至今,“王”姓仍是中国人数最多的姓氏之一,超过一亿人口,其中约半数源自王翦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