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下面是对您提供的文章进行改写,保持每段语义一致且总字数变化不大,并且增加了一些细节描写:
---
阅读这篇文章前,真诚邀请您点一下页面上的“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收到类似内容的推送,同时也便于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最大动力!
文 | huang
编辑 | t
汤恩伯是国民党军中的一位知名将领,抗日战争期间曾多次率军获得重要胜利。尽管如此,他的名声却意外地不好,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并不友善,甚至连曾提携他的蒋介石也对他颇有微词。
那么,汤恩伯究竟做了些什么,导致人们忽略了他的战功,反而对他口诛笔伐呢?其中最受争议的,莫过于台儿庄战役期间的表现。大家普遍认为,汤恩伯在战役中始终游离于战场外围,未能及时支援李宗仁指挥的部队;反观日本军队,却对汤恩伯的作战能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台儿庄战役期间,李宗仁对汤恩伯颇有怨言,认为他刻意回避正面战斗。那时,我军在台儿庄苦苦支撑,弹药、粮草、武器不断短缺,守住阵地的关键就在于汤恩伯的及时增援。与此同时,日军也是穷追猛打,誓要拿下台儿庄以振奋军心。
可汤恩伯带着蒋介石的精锐部队却徘徊在战场边缘,没有迅速支援李宗仁。长时间未见汤恩伯部队露面,让愤怒的李宗仁恨不得把汤恩伯祖宗八代都骂上一顿。为此,李宗仁屡次向蒋介石反映汤恩伯的消极态度。蒋介石听闻后,向汤恩伯下达最后通牒,才促使其命令部队作战。
在李宗仁看来,汤恩伯的消极与回避使得外界普遍认为他战斗力不足,战场上只会躲藏捡便宜。
但换个角度看问题,日军却对汤恩伯十分忌惮。台儿庄战役中,汤恩伯让与他交战的日本濑谷支队苦不堪言。
事实上,战斗初期,汤恩伯就没有丝毫松懈,打算尽快赶去增援。可在途中,汤恩伯部队在郭里集遭遇了日军的先遣队。面对突如其来的敌军,汤恩伯毫不犹豫发动攻击,重创这支小分队。
濑谷支队得知此事后,认定这是一支由蒋介石亲自派遣的精锐部队,决心先发制人剿灭汤恩伯,以打击我军士气。
然而,濑谷未曾预料到,这次进攻让他陷入了困境。
汤恩伯早有准备,将部队分散部署,化整为零,令濑谷部队空手而归。接着,汤恩伯成功牵制濑谷支队在郭里集,使其无法增援前线,大大减轻了台儿庄主战场的压力。
凭借这场战功,汤恩伯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尽管外界有人认为他是“捡了便宜”,但随后他一直奋战在抗日前线,参加了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多场重要战役,战绩显赫。
日本军将领岗村宁次曾称赞:“我曾与汤恩伯交手,综合情报显示,他是蒋介石麾下最勇猛的将领之一。”这足以说明日本方面对汤恩伯的高度评价。
随后,汤恩伯官运亨通,晋升为陆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
抗战胜利后,汤恩伯因功被授予上将军衔,还担任陆军总副司令,迎来了事业巅峰。可之后,他的境遇急转直下,最终被迫离开军队,过上了闲置的生活。
---
二、汤恩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表现
孟良崮战役中,汤恩伯被任命为总司令,率领第一兵团作战,74师是其王牌部队。第一兵团是国军的核心力量,尤其是74师,配备美式装备,副班长及以上官兵大多是国民党党员。
74师最初连战告捷,师长张灵甫因此骄傲自满,盲目执行汤恩伯下达的错误命令,孤军深入敌后,最终被敌军包围覆灭。
而汤恩伯作为总司令,却未能有效调配其他部队前去增援,导致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战死沙场。
蒋介石对此震怒,立即撤销汤恩伯所有职务。
尽管蒋介石后来再次启用汤恩伯,派其负责京沪防务,但汤恩伯在渡江战役等战斗中连连失利,先后失守南京、上海、厦门,最终退守金门。
汤恩伯虽然是抗战名将,战功赫赫,但其名声一直不佳,这与他本人有很大关系。
河南人曾戏称河南有四大灾难:水、旱、蝗、汤,汤恩伯便是其中之一。甚至河南土匪中,还有“老汤”的绰号,可见其在老家民间的恶名。
部分原因是汤恩伯所部队伍成分复杂,他难以完全掌控军纪,导致军中纪律败坏。更让人诟病的是他的人品。
汤恩伯自视甚高,组建了自己的派系,令蒋介石忌惮不已。一次战败后,蒋介石便开始瓦解他的势力,将他的嫡系部队划归他人,令汤恩伯成为孤立无援的光杆司令。
这还不算,解放战争时期汤恩伯屡战屡败,甚至连累蒋介石的心腹将领张灵甫被处决,蒋介石对他极为恼火。
据传蒋介石曾在一次会面时,未待汤恩伯开口,便怒斥他跪下,随即还对其拳打脚踢。幸亏身边人及时劝阻,事态才未进一步恶化。
汤恩伯声名狼藉还与其“卖师求荣”有关。其恩师陈仪曾是他的上司,资助他赴东京留学,还将义女嫁给汤恩伯,两人关系密切。
解放战争后期,陈仪对蒋介石不满,决定响应共产党号召起义,但手中军队有限。汤恩伯当时被任命为京沪警备司令,掌握大量兵力,陈仪希望汤恩伯携手起义。
陈仪写信邀请汤恩伯加入起义,然而汤恩伯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将信锁在抽屉里。此举被蒋介石派出的特务发现。
汤恩伯发现信件被动后大为惊恐,不愿放弃权势,也不想和陈仪同归于尽,最终背叛了陈仪,导致后者被捕并处死。
综上所述,汤恩伯虽有卓著战功,但私德败坏,做过许多令人不齿的事,名声难以洗刷。
那么,汤恩伯的最终结局如何呢?
退守台湾后,汤恩伯被诊断出十二指肠肿瘤。蒋介石批准他赴东京治疗。
然而,汤恩伯此行却成为诀别。
他一到东京便被送入医院,满怀希望地接受手术,谁料在手术过程中失血过多,不幸去世。
---
参考资料:
《国家人文历史》.李宗仁只能指挥杂牌军?汤恩伯不听调遣?这场仗两人配合得漂亮.[OL].2018.05.30.
秦淮政法.蒋介石曾教训哪位国军名将:不要老逃跑 名誉要紧.[OL].2019.07.04.
秦安县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汤恩伯.[OL].2023.10.25.
凤凰网.汤恩伯客死日本,老蒋称“死了也好” .[OL].2012.06.18.
---
如果需要,我也可以帮您进一步调整或添加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