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统这个组织中,戴笠无疑是其最高领导者。在他之下,还有三位重要的核心人物,分别是资格老到的郑介民,被称作“笑面虎”的毛人凤,以及曾在蒋介石身边担任侍从近八年的唐纵。
唐纵的声名并不显赫,但他心思缜密,城府颇深。他是湖南省酃县的人,1928年以23岁的年纪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在军队内任职。后来,唐纵在南京创办了《建业日报》,展现出他的才能与能力。到了1930年,他被任命为戴笠的情报主任秘书,正式进入了军统,这为他的政治生涯铺平了道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1938年起,唐纵作为蒋介石的侍从少将组长,负责军事情报工作,这个关键角色显示了蒋介石对于他的高度信任。无论是在军统的戴笠还是蒋介石看来,唐纵都是一位颇受器重的人物,时至1945年,唐纵便被蒋介石拔擢为中将,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然而,在1946年,伴随着戴笠的飞机坠毁,军统内部出现了激烈的权力争夺战。唐纵、郑介民和毛人凤均希望能够接替局长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毛人凤的手段颇为狡猾,他主动提出“让贤”,推荐唐纵与郑介民。最终,蒋介石选择了资历更深的郑介民,从而使唐纵被排除在了局长之位之外。不久,毛人凤抓住机会,利用郑介民夫人的贪污丑闻,成功将其逼走,自己顺利上位。然而,毛人凤担任局长后,面临的挑战显然并不轻松。
毛人凤成为局长后,军统进行了重组,改称为保密局。蒋经国希望掌控这一情报核心部门,而毛人凤与蒋经国之间的较量显然不是对手。到1956年,毛人凤因内心郁结最终病逝,而被排挤的唐纵则在这场权力斗争中意外受益。
被排挤后的唐纵先后担任全国警察总署署长,随后赴台任委员会主任,与蒋经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晚年时,他获得了一个“国策顾问”的虚职,这使得唐纵能够安享晚年,过上了相对舒适的生活。在军统的众多高层人物中,唐纵的结局无疑是较为圆满的。作为蒋介石的心腹侍从,唐纵受其影响颇深。此外,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从不向外人公开,连他的妻子也难以窥见一二。
后来,唐纵的日记被整理成册,名为《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在这些日记中,他揭示了一些惊人的真相,特别是有关戴笠之死的真相,内容却出乎许多人的意料。据日记的记录,戴笠去青岛是为了接影星胡蝶前往上海,而导致飞机坠毁的原因,除了不利的天气外,还有飞行员技术不精的问题。主要的飞行员张远仁,并非原定机组成员,而是由于与队长私交甚好而被提拔。最终,因技艺不足和冷静应对能力欠缺,他驾驶的飞机坠毁,相关丑闻被严密封锁,进而引发各类谣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