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权力至高的皇帝时,常常会联想到他们的后宫充斥着无数美人。以大清的十二帝为例,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后宫有四位大妃(相当于皇后)、五位侧妃和八位庶妃;康熙皇帝的后宫更是极为复杂,四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一位贵妃以及十一位妃,妃以下还有六十六位妃嫔;即便是短命的顺治帝,在24岁便早逝,后宫也不乏美丽的妃嫔,他的妃子包括四位皇后、七位妃子和二十九位福晋、庶妃格格。显然,对于一国之君而言,后宫里的女人从不缺少,这种环境似乎也让人认为他们不会选择二婚女子为妃。然而,实际上,大清的四位皇帝至少曾娶过二婚女子,她们不仅被纳入后宫,还有些甚至被封为大妃。
首先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他的发妻佟佳·哈哈纳扎青去世后,娶了堂嫂富察·衮代作为继妻,后者以大妃的身份陪伴努尔哈赤长达二十余年,并为他生下了两子一女。接着是太宗皇帝皇太极,他的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崇德五妃”中至少有两位是二婚嫁给皇太极的。例如,西宫贵妃娜木钟,第一任丈夫是察哈尔林丹汗,且她怀着遗腹子嫁入皇太极的后宫;东宫淑妃巴特玛·噪的第一任丈夫也是林丹汗,虽然她是二婚,但在后宫的地位远高于庄妃。庄妃的姐姐海兰珠在嫁给皇太极时已经25岁,按满清初期女子的结婚年龄来看,海兰珠在嫁入皇太极之前可能已经有过婚姻。
顺治帝的董鄂妃,也存在两种版本的说法。有人认为她在入宫前已被许配给顺治帝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另一种说法则是董鄂妃通过选秀入宫,在18岁时直接被封为贤妃。鉴于大清选秀的年龄限制在13至17岁之间,董鄂妃18岁时入宫,可能已经与襄亲王有过婚约。
乾隆皇帝的后宫中也不乏二婚的女子。例如,我们熟知的“香妃”——容妃和卓氏,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小和卓霍集占,而她在26岁时才入宫成为乾隆的后妃;另外一位是豫妃厄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她在27岁时入宫,已经是二婚女子。
除了太祖、太宗、顺治和乾隆之外,康熙皇帝的后宫也有一位二婚后妃,那便是郭贵人。郭贵人以寡居身份进入后宫,是康熙后宫中唯一一位有如此背景的妃子。然而,尽管康熙允许郭贵人进入后宫,他对她的宠爱并不如其他妃子那般显赫。值得一提的是,郭贵人竟生下了大清历史上唯一一位能够监国的公主——固伦恪靖公主,连雍正帝对这位公主都有所忌惮。
实际上,郭贵人并非康熙后宫中唯一有姐妹同侍的妃子,她的妹妹宜妃也曾是康熙的宠妃,两姐妹曾同宫。与其他显赫家族的皇后不同,宜妃与郭贵人都出身于包衣,尽管如此,他们的家族却在大清的权力结构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郭络罗氏的家族背景异常显赫,郭贵人是胤禩的福晋,而胤禩被称为“威望最高的贤王”。而且,郭贵人家族的联姻历史也是相当精彩的,其外祖父安亲王岳乐家族的背景足以让郭贵人家族在宫中站稳脚跟。
康熙在十六年选秀时,宜妃入宫不到七个月便被封为宜嫔,而郭贵人则在稍晚一些入宫,仍旧被封为庶妃。尽管如此,郭贵人很快怀孕,并在康熙十八年五月生下皇六女。她的妹妹宜妃也在同年生下了皇五子胤祺。然而,尽管郭贵人得到怀孕和生育皇子的殊荣,她的封号却始终未有改变。
在康熙的东巡中,康熙时常住在三官保家中,可见他对三官保的信任与重视,而三官保的女儿郭贵人和宜妃在宫中的得宠也反映了这一点。康熙对她们的信任甚至影响到三官保的家族地位。随着宜妃的宠爱,家族身份的抬升变得不可避免,直到康熙二十六年,家族被正式抬旗,彻底脱离了包衣的身份。
郭贵人的故事在史料中并不多见,她在康熙年间的去向和去世的具体年份也未有明确记载。但可以推测,她可能在康熙年间回到了娘家,正如当时其他几位后妃一样。至于郭贵人的女儿固伦恪靖公主,虽然她的母亲未曾深得宠爱,但她的地位却在历史上无可替代。固伦恪靖公主不仅是唯一一位可以监国的公主,还在喀尔喀蒙古嫁给了多罗郡王之子,并参与了蒙古地区的政务。她的名字在清朝历史中也被铭刻,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存在。
恪靖公主一生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仅在康熙在位期间拥有显赫的地位,甚至在雍正继位后,仍受到相当的尊重。她的儿子额璘沁多尔济,虽然最终因政治原因被赐死,但恪靖公主的子女及其家族依然在清朝历史中占据重要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