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只有武王伐纣时册封了神仙,而其他王朝更迭时却没有?
创始人
2025-09-16 18:02:15
0

在中国历史上,封神这一事情,绝对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事件,规模之大,几乎堪比天庭的春季招募。一次性封神的人数多达三百六十五个,甚至连申公豹这种小人物也没能逃脱“编制”安排。

奇怪的是,从周武王之后,尽管中国历史经历了数千年的更替,几乎每个朝代建立的过程都充满了血腥和残酷的斗争,但没有任何一个皇帝像武王那样,打完江山后还能继续向神明“发神职”。这并非他们不想,而是敢想也不敢做。从春秋时期起,神祇的管理开始有了严格的等级和规范,拜错神,甚至可能会被视作“越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为什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封神这一举动只发生过一次,并且至今没有再次重演。

封神,在中国历史的背景下,可以说是一次开创性的举动。武王伐纣,实际上并不只是在打仗,还是在做一场大型的“发布会”,宣布自己在大江南北的统治权威。战场上拼杀的同时,武王还兼任“神职发放员”,一边征战四方,一边列名单封神。这样的操作,既不像传统的战争,也不像宗教仪式,更像是一场为了巩固政权的仪式式安排。

这要从商朝讲起。在那时,神权与王权几乎是统一的,商朝人不管是打仗、结婚还是生育,都需要通过占卜来决定。甲骨文清晰地记录了当时的占卜内容:今天打猎前要问“祖乙保佑吗?”,明天嫁女儿前则要问“吉不吉”。但纣王犯了一个大错误——他开始企图垄断神权。他不只是祭祀女娲,而是通过这种方式重新定义神明的归属:他想告诉所有人,“天命”不仅属于巫祝,天子也能与神沟通。

然而,这种不合规的祭文,竟然引起了神祇的极大反感,一首艳诗更是触动了“神界的红线”。因此,西伯侯姬昌的登场就显得格外重要。与其说他是一位武将,不如说他是“哲学家”。姬昌通过《周易》这一经典,重新构建了天地秩序,这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操作,而是通过系统性思维从根本上挑战了“天命”这一概念。他把天命从“祖先的专利”转变为“可学习的法则”,这直接将“天道的使用权”从巫术手中夺了过来。

接着,到了武王时代,牧野之战发生了,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在喊出“天下为公”的口号时,武王不仅要打败敌人,还要为战死的将士安排好“职位”。《封神榜》由此诞生,战死的英雄和忠臣,各自得到了神位,有的封为天神,有的成为地祇,甚至还有人归入山川社稷的体系。此时,封神的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政治计算:新朝要将政权合法化,不仅要换掉朝廷,连神职也要重新安排。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历史的记载逐步完整,礼制逐渐深入,封神的难度陡然增大。根据《礼记·祭法》的规定,天子祭天、诸侯祭山川、大夫祭门闾、士祭祖先,甚至庶民只能祭灶神。神祇管理开始实行“户籍制度”,这使得封神的行为不再简单,必须经过严格的等级审查。天子才能祭祀“七祀”,包括社稷、宗庙、司命等,而普通百姓只能祭拜灶神、门神这些“小角色”。因此,商代那种“见啥拜啥”的随意神权模式被彻底封死。

民间的“私神崇拜”虽然广泛存在,但始终得不到官方承认。这些“民间神”没有编制,没有官方认证,最多也就是在某些地方流行一时,但始终没有正式的“职务”。即便有些庙会非常热闹,朝廷也不会为此背书。

即使到了汉代,皇帝们也并非不想封神。汉武帝曾举办过“太一神祭”,希望通过祭天保国运。但他并不敢轻易发布“神职”名单,只能通过太史令将相关内容记载在《史记》中,给神职一个象征性的确认。汉宣帝还得托付董仲舒来编撰“天人感应”理论,以此将天象与皇权紧密联系,进一步阐明“朕即天命”的合法性。

唐宋时期,尽管神职的册封开始出现,但过程依然异常繁琐。例如真武大帝、妈祖天妃、关羽武圣等神职的设立,必须经历从民间流行到地方备案,再到朝廷正式认定的多重程序。可以说,这个过程比现代公务员的入职还要复杂。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王那次的“封神”是一个特例。在没有正式史书、没有完整档案、没有法律框架的时代,谁先解释谁就能占理。而后来的各个朝代,由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封神”这一权力已经受到严格的礼法管控,民间再没有空间可以操作。

《封神演义》问世于明代嘉靖年间,由许仲琳编写,虽然它并非历史记载,但它的背景却和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许仲琳通过这部作品,填补了历史空白,将大量的神祇角色一一安插在“封神榜”上。这里并非按照战功排名,而是根据政治系统安排:有的战死封神,有的悖逆封神,有的替死封神,甚至有的因为走错了路或投错了人,也能分个“山神”职位。这种神职分配的方式,实际上像是一场历史股灾后的人员重组。

《封神演义》成功之处在于它为“神职分配”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模板,这一模板既补充了史学、礼制与信仰之间的空白,也影响了后代王朝的神职设置。比如宋徽宗封雷公、火母,元代册封妈祖,清朝则把关帝列为“武圣”。这些操作的核心逻辑,都是“民间热度 官方背书”。

然而,这种操作本质上只是地方信仰的“行政化”,并没有“政治合法性神化”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说,封神仅仅发生过一次,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政权转移、文化重组和神职安排的综合性大工程。之后的历史变迁,无论如何更替,也不过是封个忠臣孝子,哪能再有天神地祇的神位空缺呢?

相关内容

黄山两日游攻略及费用明细,...
黄山,这座闻名遐迩的名山,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2025-09-16 09:05:17
江西婺源玩4天最佳行程推荐...
国庆长假即将来临,相信很多朋友都在计划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江西...
2025-09-16 09:05:02
世锦赛女子链球摘铜,张家乐...
9月15日,世锦赛女子链球决赛中,赵杰、张家乐分别以77米60、7...
2025-09-16 09:04:50
重庆旅游4天旅游路线,国庆...
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我和几位好友决定前往山城重庆,开启一场为期四天的...
2025-09-16 09:04:18
原创 ...
1948年10月初,东野主力围困锦州,迫使这座城市陷入孤立。与此同...
2025-09-16 09:04:04
原创 ...
大家都知道,陈毅陈老总以性格直率著称,时常说出让人意外的惊人之语。...
2025-09-16 09:03:46
原创 ...
1946年的晋察冀裁军,成为了中国军事历史上一个充满争议的事件。很...
2025-09-16 09:03:35
原创 ...
小说里的瓦岗英雄个个身手非凡,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原型。比如“贾...
2025-09-16 09:03:33
原创 ...
在《隋唐演义》的高潮部分,李元霸凭借其横扫战场的惊人武力成为了众人...
2025-09-16 09:03:31

热门资讯

赛事安排来了!残特奥会旱地冰壶... 9月18日至22日,2025年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
精绝古国的佉卢文:黄沙掩埋下的... 全文共3710字 | 阅读需8分钟 精绝古国和已经消失的佉(qū)卢文,为何竟深藏西域对中原文化的向...
原创 若... 刘备可以说是三国历史中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从最初只有三位义士,到最后他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整个...
原创 房... 隋末大乱,房玄龄投奔李世民,参谋划策,为秦王府网罗人才,使其各尽死力。武德九年(626年),房玄龄策...
原创 一... 1949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大军与青海马步芳部展开了决定性的对决。在兰州战役中,彭...
吕志勇:雍正帝为何下决心杀掉年... 年羹尧是雍正帝登基后最器重的股肱之臣之一,而且雍正帝也处处给予年羹尧特权,皇恩浩荡。雍正帝是希望君臣...
原创 韩...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在许多人心中,军队的人数越多,战斗的胜算就越大。就像在打架时,如果一个人再怎么能...
原创 刘...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且总字数基本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新朝代一旦...
原创 楚... 借助晋国的支持,吴国迅速踏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然而与实力强大的楚国相比,差距依旧非常明显。 在这种...
原创 毛... 改写后的文章: 毛主席是许多人心中的榜样,他不仅是革命时期的领袖,还是无数战士和干部们学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