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立人与杜聿明:两人共事多年,为何始终矛盾重重?
创始人
2025-09-16 00:31:33
0

吴念慈曾是孙立人将军麾下的一名士兵,他对孙立人有着深刻的印象。吴念慈回忆道:“孙总不仅极为重视常规的军事训练,还特别成立了‘特业兵训练营’,这一训练营不仅包括了总队部八大处(如参谋处、政训处、副官处、体育处、军法处、军械处、军医处等),还涉及了直属部队的传达兵、勤务兵、炊事兵等各种特种兵。通过系统训练,这些特种兵不仅在外形仪表和综合素质上几乎与列兵无异,而且在战斗的关键时刻,他们还可以迅速补充兵力。这个战略安排体现了孙总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战略眼光,这让我深感佩服!”从吴念慈的这番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孙立人不仅是一个富有经验的军事将领,而且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却遭遇了部分国军高级将领的排斥,尤其是杜聿明对他的评价最为尖锐。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孙立人评价的两极化?杜聿明为何对孙立人抱有不满?

不同于许多将领,孙立人最初的职业理想并不在于军旅生涯。他出生在安徽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现代教育。1914年,孙立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在清华期间,孙立人非常热爱体育运动,尤其擅长篮球。1923年,孙立人毕业,并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孙立人依然对土木工程情有独钟,于是选择前往美国的普渡大学继续深造。

在普渡大学获得学位后,孙立人本可以像许多清华同学一样,回国后成为一名大学教授,过上安稳的学术生活。凭借他显赫的家世和优渥的待遇,他的前途也可谓一片光明。然而,孙立人却在留学期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学术道路,转而投身军旅。这一转变或许源自他在童年时期,目睹了德人对中国人羞辱的情景,他意识到,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避免这种被动和屈辱,报效国家,捍卫民族的尊严。

1927年,孙立人刚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尚未回国便被派往英法德等军事强国考察。1928年,他从西欧考察归来后,被任命为中央党务学校的上尉军训队长。随后,在宋子文的邀请下,孙立人担任了税警总团特种兵团的上校团长。在宋子文的支持和提携下,孙立人终于找到了展示自己军事才能的舞台。他深知宋子文对自己的厚望,因此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部队的建设和训练中。

孙立人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并结合西方军事教育的先进方法,最终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并且适应战争需求的训练体系。经过多次实践与修订,这套体系不仅提高了部队的素质,还为国军培养了大批精锐部队。然而,由于孙立人吸收了西方的军事思想,这也导致他与许多传统军事将领的理念发生了分歧,进而引发了不少争议。

1942年初,日军开始威胁泰国边境,企图侵占缅甸,而滇缅公路成为了中国向英美盟军提供物资援助的唯一陆上通道。为了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中国政府应英国的请求,决定派遣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远征军由卫立煌担任司令长官,辖下包括杜聿明的第5军、甘丽初的第6军、张轸的第66军等三大军和其他辎重、特种部队,总兵力达到10万。

1941年底,孙立人所在的税警总团被改编为新38师,孙立人被任命为首任师长,而新38师隶属于张轸的第66军。于是,孙立人也成为这支10万大军的一员。1942年2月下旬,部队开始陆续开进缅甸,与日军展开激烈作战。史迪威担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总指挥,负责指挥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等部队,杜聿明所率领的第5军,拥有最先进的机械化装备,是国军中的精锐部队。

尽管杜聿明所率领的部队综合实力更强,史迪威却更偏爱孙立人的作战方式。孙立人之所以得到史迪威的青睐,正是因为他的军事思想与西方更加接近。1942年3月,日军为了切断中国与盟军的联系,发起了对缅甸的全面进攻,目标直指仁安羌油田。孙立人在接到任务后,果断地带领两团兵力前往支援英军,最终成功以少胜多,解救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这一战役也让孙立人成为了国际军事界的传奇人物。

仁安羌战役后,英军决定放弃坚守缅甸,撤退至印度,而中国远征军则被命令掩护盟军撤退。就在此时,英军的撤退使得中国远征军陷入了日军的包围之中。杜聿明因对英军的不忠而心生不满,拒绝了史迪威的撤退建议,选择按照蒋介石的指示,率部北上穿越野人山返回云南。野人山是原始未开发的森林地带,险象环生。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孙立人果断决定执行史迪威的命令,带领新38军撤向印度。虽然两人最终兵分两路,但孙立人所带领的新38军撤退顺利,不仅避免了日军的追击,还收容了大量难民和英军残兵。而杜聿明所率领的第5军却因遭遇日军的追击而陷入困境,最终许多士兵丧命在野人山中。

杜聿明与孙立人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加剧。杜聿明认为孙立人宁愿冒险去营救英军,而不愿与国军合力一起穿越野人山,从而导致了第五军的惨败。这种意见分歧,使得两位曾共事多年的将领关系日渐疏远。

总体来看,孙立人受西方军事思想的影响,采取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军事将领的作战方式,他不仅注重保全部队的整体实力,也重视长远规划。杜聿明则严格遵循传统的军令和作战方式,坚守国军的作战习惯,因此两人的分歧也在所难免。尤其是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孙立人以其与众不同的军事思想,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这也让他与一些旧有的军中将领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 在网络上,有许多普通网友对夏朝的存在与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
2025-09-15 13:03:51
张飞被杀之后,为何赵云、魏...
公元221年,蜀汉车骑将军张飞在军营遇刺身亡。这起看似简单的部将叛...
2025-09-15 13:03:34
原创 ...
在苏联的历史长河中,从集体宿舍的简朴共享到私人别墅的奢华独立,这一...
2025-09-15 13:03:32
原创 ...
载沣,这位身处大清帝国末期的摄政王,在他的执政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关...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1949年3月,渡江战役迫在眉睫之际,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向党中央...
2025-09-15 13:03:30
原创 ...
雪岩的名号,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声名显赫,风光无极。 他凭借商业头脑...
2025-09-15 13:03:20
原创 ...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
2025-09-15 13:03:14
原创 ...
我们都知道在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该...
2025-09-15 13:02:59
山西稷山考古新发现:东周时...
6月1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了山西稷山郭家枣园遗址(200...
2025-09-15 13:02:58

热门资讯

既能编奇书又会发明豆腐,为何他... 古代众多王侯里,有的人悠闲地享受荣华富贵,有的人驻守边关征战立功,有的人争权夺利反被权力吞没。 然而...
铁蹄踏遍欧洲:沙俄“欧洲宪兵”... 1814年3月,当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骑着白马,在哥萨克骑兵簇拥下进入巴黎凯旋门时,整个欧洲都屏住了...
这三位国军名将,是因何事?被蒋... 在蒋介石军事集团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有才干的,有本领的,不一定可以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如果你是黄埔军校...
原创 金... 完颜宗弼:金朝忠诚将领的崛起与陨落 完颜宗弼,又名金兀术,是金朝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领袖之一。可惜,这...
毛天哲:秦始皇遣使“臣翳采药昆... 毛天哲对刻石年代的考定 四天前,《光明日报》6月8日11版刊登了题为《实证古代“昆仑”的地理位置——...
原创 诸... 改写后的文章 东汉末年,皇位频繁更替,朝廷动荡不安。随着中央政权的昏庸,地方频繁遭遇天灾,民生困苦...
原创 明... 明十三陵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是明朝历史的见证,也是古代帝王陵寝的代表。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
原创 末... 1937年,北平的西智义胡同,暮色渐浓。一个日本人提着沉重的箱子,急匆匆地走到一位老者面前:“老先生...
原创 日... 在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来时,东北的大地上依旧有着约12万日本女性,陷入了前途未卜的困境。这些女人中,...
原创 曹... 我从哪里知道刘备打算投靠苍梧太守吴巨呢? 在《三国志·士燮传》里有记载,鲁肃曾向刘备询问未来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