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
“文化体验让这个夜晚如此美妙”……
9月13日晚,“2025 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大报恩寺遗址感恩之夜”城市参访之行走进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赛艇选手,在大报恩塔下点亮心灯、行感恩礼,深入遗址感受以“感恩”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
“2025 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于9月12日至14日在外秦淮河展开比拼,吸引了来自国外的11所著名高校、内地及港澳台高校19所超过300名选手参赛。他们来自耶鲁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中外高校,赛事成为一场汇聚全球青年的国际体育盛会。
主题塔灯点亮赛艇之夜
当晚,塔灯依次亮起蓝、绿、黄三色光影,分别呼应着赛艇水域、青春活力与竞技激情;塔身还投影出赛艇元素,在动态演绎中显现赛事主题——“用赛事,联结世界;用运动,打开未来”。现场,不少观众举起手机与心灯,记录下大报恩塔点燃青春赛艇的时刻。
点灯仪式后,庄重的“感恩礼”在塔下举行。大报恩寺因明成祖朱棣“报答父母之恩”而建,六百年来一直承载着“知恩、感恩、报恩”的文化底蕴。中外青年依次行“四恩礼”,向父母、师长、国家和朋友致谢。现场许多选手直言很喜欢这场感恩仪式,“我从未想到中国文化中有如此深厚的感恩传统,这让我对中国人和这片土地有了新的认识”。
千年遗址汇聚青年交流
大报恩寺遗址以真实的“历史现场”,为中外青年读懂南京城提供了独特的场域。选手们不仅依次走访中轴线遗址、天王殿遗址、伽蓝殿遗址等遗存,还近距离与出土文物、琉璃构件“数字互动”。中山大学赛艇队的领桨黄钟庆表示,南京以数字创意保护文化遗产的手段让他印象深刻,“这种方式不仅展示了历史原貌,也让文物‘活’了起来,帮助我们真切地理解当时的生活与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天王殿遗址上的数字大屏特别投影了国际赛艇公开赛的主海报,并呈现了充满温度的欢迎语,让参访体验更具沉浸感和仪式感。
随后上演的报恩主题展演《大报恩寺》通过AR、多媒体艺术与双语字幕,生动还原了大报恩寺的建塔故事与千年兴衰。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赛艇队的领队西奥多十分动容:“这座塔曾经被毁又被重建,而贯穿始终的‘感恩’精神从未消失,这让我深受触动。”
与赛同行擦亮城市名片
此次大报恩寺遗址城市参访活动,以具有共通语境的“感恩”为名,将体育与文化联结,为不同背景的青年提供了文化交流与沟通心灵的时刻。
作为本次赛事场地——外秦淮河串联的节点之一,大报恩寺遗址不仅丰富了选手与观众“移步换景”的体验,更以承载城市记忆的地标,成为中外青年了解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
随着9月14日赛事继续在外秦淮河展开,青春的河将再次遇见感恩的塔。届时,桨声与塔灯同框闪耀,遗址与赛场交相辉映,共同擦亮“博爱之都、青春南京”这一闪亮的城市名片。
出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