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淼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得好:乱世造英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三国时期堪称一个战乱频繁、风云变幻的年代,各方势力为了争夺权力和利益纷纷跃跃欲试,纷纷出场竞逐。在这样一个 turbulent 的时代,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天才。其中,有一位人物在我国民间家喻户晓,被尊崇的便是诸葛亮。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在赤壁之战前夕,他所施展的经典计谋更是令当时的众多英雄豪杰心服口服,叹为观止!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在赤壁之战的前夕,从军事力量的角度来看,刘备所领导的军事集团在实力上显得尤为薄弱。这也是东吴对蜀汉轻视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东吴的大都督周瑜,他对当时广为流传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显得格外不屑一顾。他甚至想出了一个计谋,来为难诸葛亮,要求他在十天内赶制出十万支琅琊箭。此时,他以为诸葛亮必将面露难色,无法完成这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然而,诸葛亮却胸有成竹,豪言壮语地表示仅需三天就足够了!更是当着东吴众多将领的面立下了军令状。这使得周瑜心中暗喜,心想诸葛亮显然是在自寻死路。
没想到的是,诸葛亮随后居然想出了出奇不意的“草船借箭”计策,向江面上的曹魏军队“借箭”。那么,诸葛亮在实施这一计划时,为什么没有考虑到曹操可能会放火箭呢?若是曹操发射火箭,那么造成的损失将不可小觑!
历史上的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将周瑜设定的十天期限缩短为三天?主要源于两个原因:首先,他想以此来公开打压东吴人对蜀汉的骄傲心态。以周瑜为代表的东吴人认为需要十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在他诸葛亮这里却轻而易举,只需三天就可以搞定!这是在向东吴人暗示,蜀汉同样不乏人才,绝非江东独占鳌头。其次,诸葛亮深谙天文地理之道,他早已料定三天后,大江之上必有东风和浓雾。这种天气无疑为他的草船借箭计划创造了极大的有利条件。他又怎能错过这样提升自己神机妙算形象的机会呢?一旦成功,便能进一步打击周瑜的自信心。
然而,诸葛亮究竟为何要动用那么多的草船,且不担心曹军放火箭?若是曹操一旦使用火箭,诸葛亮的计划岂不是前功尽弃?其实,诸葛亮早已考虑到这一点,深知江面上的曹军不会轻易使用火箭。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当时江面上浓雾弥漫,曹军只是听见鼓声,却无法清晰辨别敌我,根本看不见诸葛亮的草船。二是更为关键的是,曹操为了克服他统领的北方士兵在水战中的不足,命令将战船相连,形成相对稳固的“连营”状态。而这样的布阵最忌讳使用火箭!在浓雾之中,诸葛亮的草船隐蔽得天衣无缝,即使曹操下令发射火箭,也难免担心自身的船只会遭火焰波及。
可想而知,诸葛亮深知曹操的顾虑,他显然不相信曹军会真的敢放火箭,然而他们又怎能预料到,后来孙吴大军不仅使用了“草船借箭”的计谋,居然还用上了“苦肉计”来欺骗诸葛亮,导致最后营寨被纵火焚烧的局面!这样的军事计谋,足见其巧妙,令人防不胜防。对此,各位又有何高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