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登上至高位置的女性是武则天,但事实上,掌控国家财政大权的女性并不止她一个。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便是一个以其手腕与心机著称的女性人物。吕雉曾协助自己的儿子继位,并且通过手段帮助他消灭了不少政敌,巩固了自己的权力,确保了国家的安定。
汉朝的辉煌成就,其中有许多都离不开吕雉的辛勤支持。尽管她的名字在历史上被频繁提及,但她的狠辣与权谋同样让人记忆深刻。与传统女性角色——贤妻良母形象相反,吕雉的行事风格充满了果敢与权谋。许多人认为,她应当是刘邦的贤内助,温文尔雅,安抚家国,但事实远非如此。
吕雉和刘邦出身贫寒,两人从零起步,历尽千辛万苦,一起经历了无数波折。她深知权谋和争斗,而不是局限于古代妇女常见的内宅角色。她在政治上的智谋和干练,甚至可以与刘邦媲美。某种意义上,吕雉与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享有同等的地位。尽管古代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且思想保守,她仍在幕后把控朝政,影响着汉朝的方方面面。
那吕雉如此强势,面对刘邦的众多妻子和孩子,她如何应对呢?历史记载显示,吕雉对刘邦的小妾们以及儿子们异常狠毒,许多人因此感到她的手段冷酷无情。然而,有一位儿子却幸免于吕雉的压制,得以善终——他就是刘邦的长子刘肥。
刘肥如何能够在吕雉的权力压制下存活下来?这个问题背后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刘肥的母亲是刘邦的情人曹寡妇,而曹寡妇的身世并不显赫,作为一名寡妇,她本应守节。然而刘邦与曹寡妇的关系却颇为复杂,这段婚外情最终让她生下了刘肥。
刘肥虽然是刘邦的长子,但因为出身卑微,世人并不看好他。曹寡妇一度安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酒馆里,抚养刘肥,直到刘邦起事时才脱离了贫困。由于曹寡妇为人低调、务实,她并没有像其他小妾一样成为吕雉的威胁,因此未遭致杀身之祸。
对于曹寡妇,吕雉并未心生杀意,因为她识大体,懂分寸,不图权势。而刘肥由于出身低微,他从未被视作有竞争之力的继承人。不过,尽管如此,吕雉依然对刘肥心存戒备,尤其是他作为长子,仍然可能威胁到她的统治。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一次宴会中。刘盈即位后,刘肥受命前来拜见弟弟刘盈。在宴席上,刘盈出于礼貌,请刘肥坐上主位,但刘肥却不顾礼数,堂而皇之地坐在了帝王的位置上。此举令吕雉大为震怒。她急匆匆赶来,见到刘肥坐在皇帝的位子上,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立即命侍女端上了两杯毒酒,准备除掉刘肥。
吕雉通过各种话术劝说刘肥喝下酒,但刘盈心生疑虑,他突然意识到母亲的意图,立刻出手打翻了刘肥手中的酒杯。局面一度陷入僵局,气氛紧张。刘肥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险境,决定趁机借醉辞退,匆忙回到自己的府邸。
回到府中,刘肥分析了整个事件,意识到吕雉确实有意除掉自己,而刘盈似乎并不知情。这使得刘肥更加警觉,他急忙召来门客请教应对之策。有人建议他,为了保全自身,必须讨好吕后,而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吕后的两个亲生孩子——刘盈和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虽然是吕雉的亲生女儿,但在刘邦死后,她的地位并不高。吕雉虽然是太后,但也无法在表面上补偿女儿的失落。因此,门客建议刘肥将自己封地中最富饶的城阳郡送给鲁元公主作为礼物,以此换取吕雉的欢心。刘肥听从了这一建议,迅速起草奏章,第二天便提交给刘盈,请求将城阳郡赠送给鲁元公主。
刘盈收到奏折后,感到十分震惊,他认为刘肥送出如此重要的封地,一定没有反叛的意图。这一举动,成功打消了吕雉的疑虑。接下来,刘肥再次向吕雉表忠心,将鲁元公主册封为齐国王太后,这一改变使得鲁元公主的地位大幅提升,也使她成为了刘肥的“母亲”一般的人物。
吕雉因此松了一口气,终于决定放过刘肥。从此,刘肥过上了悠闲的生活,成为刘邦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拥有美好结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