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陈坊仁的女儿陈超来到红船融媒编辑部,她提到其父亲陈坊仁将军的英雄事迹时,情感满溢地说:“父亲在所有的战争中都从未缺席。”这不仅是她的深切感慨,更是对陈坊仁峥嵘一生的真实写照。作为井冈山会师之后红四军的一员,陈坊仁经历了中央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伟大的长征、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留下了赫赫战功。接下来,我们将细述陈坊仁将军的传奇故事。
在1930年,年仅14岁的陈坊仁作为江西兴国县的农家子弟,怀着对革命的憧憬,积极报名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逐渐成为红四军的一名战士。不久之后,红四军被重新编入红一军团,陈坊仁被任命为第二师第五团的连政治指导员。他所在的红五团在中央苏区的多次反“围剿”斗争中表现卓越,因而赢得了临时中央政府和中革军委所授予的“模范红五团”荣誉称号。时任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亲自为红五团颁发了旗帜,他语重心长地说道:“红五团是全军的楷模,但你们不能因此骄傲,要始终坚持模范的标准,要培养出将国民党军队彻底打败直到中国革命战争最终获胜的决心,继续保持这样的模范形象!”
到了1934年10月,陈坊仁与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踏上了艰苦的长征之路。当红军抵达湘江时,正遭遇敌军的重重围堵。在此危急时刻,杨成武和更变率领红四团在湘江渡口奋力掩护中央纵队与红军主力渡江,战斗中,杨成武不幸中枪倒在了血泊之中。敌人根据杨成武佩戴的短枪判断出他是红军指挥官,竟下令要“生擒活捉”。此时,陈坊仁恰好带兵赶到,见到杨成武受了重伤,毫不犹豫地下令对敌人展开阻击,并将杨成武紧急送往后方医院救治。从那一刻起,两位将军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做出了抗美援朝的伟大决策,陈坊仁再次与杨成武交集。1951年6月,杨成武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的司令员奔赴朝鲜,特地任命陈坊仁为第68军军长。陈坊仁没有辜负全国人民的期待,带领68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歼灭敌军七万余人,并创造了“奇袭白虎团”等多项战斗奇迹。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陈坊仁回国后被任命为济南军区的副参谋长和山东省军区的司令员,为新中国的军队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他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开国的少将之一。然而,陈坊仁在身体方面却接连遭遇重大挑战,1962年他突发严重的心肌梗死。
这一消息令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杨成武倍感震惊,他立即联系了北京医院的著名心血管专家吴杰及军医朱成,并紧急派专机将专家送往济南,以挽救陈坊仁的生命。经过专家的全力救治,陈坊仁最终摆脱了死亡的阴影。杨成武的秘书为这段救命恩情写下一篇文章,名为《救命恩人与救恩人的命》,以表达对医生们的感激之情。
尽管陈坊仁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其身体健康状况一直不佳,最终在1967年6月27日,于北京不幸去世,年仅51岁。为了悼念这位英勇的将军,杨成武上将亲自主持了追悼会,并在悼词中表达了深切哀思。在送别陈坊仁将军时,杨成武亲笔撰写了挽联:“血战湘江”舍己救人,高风亮节留名史册;“奇袭白虎”击毙匪首,神勇之举镌刻青史。此外,陈坊仁将军的去世还引起了三位元帅的高度关注,他们亲自莅临陈坊仁的追悼会,分别是叶剑英、聂荣臻和徐向三,这彰显了陈坊仁在军事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