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诸葛亮那可是神机妙算,被人当作智慧的化身。但您可能不知道,在他临终前,却感慨自己发现了一个庞统生前计策的高明之处,这个计策,很可能保关羽不死。这背后,藏着一段让人忍不住叹息的故事。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我诸葛亮,后来又得了庞统,那时可真是意气风发。水镜先生说过,“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把我俩都收入麾下,感觉霸业就在眼前。可谁能想到,后面的事儿会那么曲折。
庞统刚到刘备这儿的时候,其实没被重用,刘备一开始只让他去当县令。您想啊,庞统那心高气傲的人,能乐意吗?他就故意不处理政务,想引起刘备注意。嘿,还真让他等到了机会,张飞去查岗,发现庞统几个时辰就能把堆积几个月的公文处理得井井有条,这下刘备才知道自己看走眼了,赶紧把庞统提拔成 “军师中郎将”,和我职位差不多。
庞统这人确实有本事,在很多事儿上都给刘备出了好主意。就拿益州这事儿来说吧,当时刘璋请刘备去帮忙抵御张鲁和曹操,这对刘备来说,是个大好机会。庞统就建议刘备,在涪城宴会上直接把刘璋拿下,这样就能轻松得到益州。您瞧,这计策多直接、多大胆。可刘备这人,一辈子讲究仁义,觉得这么干不地道,就没同意。唉,现在想想,要是当初听了庞统的,益州说不定早就是咱们的了,很多事儿都能不一样。
再说说荆州,这可是个关键地方。我一直觉得,荆州地理位置重要,人口多、物资丰富,必须得拿下,所以建议刘备占据荆州。可庞统不这么看,他认为荆州经过多次战乱,已经残破不堪,而且处于曹魏和东吴中间,是个四战之地,以后战事肯定少不了,不适合当作长期的根据地。他主张以益州为根基,迅速壮大实力。当时我们俩各执一词,刘备最终还是听了我的,留下关羽镇守荆州。
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在荆州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武力,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他这性子太傲了,又没有得力的谋士在身边出谋划策。东吴那边一直对荆州虎视眈眈,曹魏也不会坐视不理。关羽孤军深入,最后腹背受敌,败走麦城,丢了性命。这对我们蜀汉来说,打击太大了,不光荆州没了,《隆中对》里两路出兵北伐曹魏的战略也没法实现了。
我多次北伐,从汉中出兵,一路上艰难无比,才深刻体会到荆州的重要性。要是荆州还在,我们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北伐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这时候我才想到,要是当初刘备听了庞统的,放弃荆州,把兵力都集中在益州休养生息,情况会怎样呢?
要是把荆州让给孙权,孙刘联盟说不定能更稳固。咱们蜀汉凭借益州的天险,好好发展,等实力强大了,再找机会争夺天下。这样一来,关羽就不用一个人守着荆州,面对那么大的压力,也就不会落得个悲惨下场。张飞也不会因为关羽的死,性情大变,最后被部下杀害。
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庞统早早在落凤坡战死,他的很多计策都没能完全施展。我在临终前,回想起这些事儿,才真正明白庞统的高明之处。他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不一样,更加长远、更加深刻。要是我们能早点达成一致,蜀汉的命运,说不定真能改写。
好了,今天关于这段历史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要是您觉得有意思,别忘了给我点赞关注,咱们下次接着聊那些精彩的历史故事,祝您发财又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