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彝,女真名将,因其在倒回谷之战中斩杀超过2万名蒙古骑兵而声名赫赫,虽然他的部队仅有不到2000人,却凭借极高的战术素养和顽强的战斗力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胜利。与当时的南宋名将孟珙相比,完颜彝在野外作战中更加出色。孟珙虽然擅长防守作战,但他很少与蒙古骑兵在野外正面交锋,而完颜彝则以少胜多,多次主动出击,战绩斐然。
完颜彝,或称完颜陈和尚,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统帅着一支名为“忠孝军”的精锐部队。这支部队虽人数不多,不足3000人,但其战斗力异常强悍,单兵作战能力堪称顶尖。无论是与蒙古骑兵还是其他敌军对阵,“忠孝军”都能轻松取胜,成为完颜彝的重要得力助手。
1228年,完颜彝沐浴更衣、跨上战马,亲自带领400名“忠孝军”迎战8000名蒙古骑兵。大昌原之战中,凭借出色的战术布局和勇猛的冲锋,完颜彝和他的部队成功击退了蒙古骑兵,8000名敌兵落荒而逃。金国皇帝对此非常高兴,特地前往太庙祭祀,向祖宗阿骨打汇报这一战果。
1230年,窝阔台带领15万大军南征,史天泽率领的5万余人向卫州进攻,完颜合达则指挥10万兵马前来援助。完颜彝带领1500名“忠孝军”作为先锋,与蒙古军激战,最终成功迫使史天泽败退。
1231年,倒回谷之战,完颜彝与速不台指挥的4万蒙古骑兵在山谷中展开对决。虽然蒙古骑兵善于骑射,但在山地战中,他们的优势大大削弱,完颜彝凭借“忠孝军”的卓越作战能力迅速取得胜利。然而,速不台临危不乱,指挥蒙古军队成功将“忠孝军”包围,形势一度对完颜彝不利。激烈的战斗中,樊泽率一万兵力赶来增援,蒙古骑兵陷入两面夹击。最终,速不台不得不带领部队突围,蒙古骑兵损失惨重,超过2万人阵亡。
速不台,蒙古名将,以勇猛和智慧闻名,横扫欧亚大陆,参与了无数经典战役。他在1223年的迦勒迦河之战中,以少胜多,用2万骑兵击败了6万罗斯联军;1241年,他指挥拜答尔进攻波兰,全歼4万波兰联军。每次战斗,速不台都能凭借出色的指挥和战术获得胜利,但在倒回谷之战中,面对完颜彝的顽强抵抗,他未能如愿。
1232年,三峰山之战中,完颜彝再次与速不台过招。这场战斗的背景是金国的完颜合达指挥着15万兵力,而蒙古方面则是速不台带领5万兵力。尽管金军兵力占优,但由于天降大雪,金兵无法有效抵御严寒,而蒙古骑兵则习惯于寒冷的环境。金军的士气受到极大影响,蒙古军趁机逆袭,几乎全歼金兵。完颜彝最终被迫退守城池,速不台破城而入,进行巷战。在此情形下,完颜彝主动去到蒙古大营,向速不台和拖雷表明自己的身份,拒绝投降,并选择了赴死。这一举动显示了完颜彝非凡的勇气和自信。
与完颜彝不同,孟珙虽然是一位同样强大的将领,但他更擅长防守作战,依赖坚固的城池和强大的水师来防御蒙古骑兵的进攻。完颜彝则以主动出击为主,特别擅长在野外进行大规模的决战,并且在每一次的交锋中,都能够充分发挥“忠孝军”的强大作战能力。
在金国灭亡前夕的1233年,蒲察官奴带领450名“忠孝军”夜袭蒙古大营,成功斩杀蒙古主将撒吉思卜华,造成3千骑兵阵亡。这一战果标志着“忠孝军”在金国灭亡前仍有强大的战斗力。
与孟珙的防守反击不同,完颜彝的野外作战能力更为突出,他的“忠孝军”无论是平原战、山地战,还是水战、肉搏战,都展现了惊人的战斗力。尽管南宋的防守能力很强,但由于缺乏一支像“忠孝军”这样的精锐部队,宋军在对抗蒙古时,始终处于被动局面。1234年的“端平入洛”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南宋主动出击,但面对蒙古骑兵的强大反击,宋军损失惨重。
完颜彝的事迹至今令人敬仰,他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还以其坚韧的性格和高超的战术深深影响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