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截江救阿斗时,如果张飞没及时出现,赵云能否救出刘禅?
文/酒剑仙
《三国演义》中的“截江救阿斗”是一个关键情节,它不仅展示了赵云的忠诚与智慧,也突出了他在关键时刻的果断。令人惊讶的是,和“长坂坡”一样,这一段故事中也再次出现了张飞,最终还是由张飞出面救出了刘禅。
不少人不禁好奇,如果张飞没及时赶到,赵云是否能够独自救出刘禅?
截江救阿斗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这一经典场景。
当孙权得知刘备成功夺取西川后,他便策马向荆州伸出黑手,欲通过夺取荆州来增强吴国的实力。吴国太听闻此事后勃然大怒,指责孙权忘却骨肉亲情。面对母亲的愤怒,孙权无奈,只能派出周善化身为商人,假装前往荆州,骗取孙夫人称吴国太病危,让她带着刘禅前往东吴作为交换荆州的筹码。
孙夫人听闻母亲病重,顾不上与诸葛亮商议,匆忙带着刘禅与周善一同启程。赵云巡查归来,发现阿斗不见踪影,急忙带领士兵追出荆州。当赵云赶到岸边时,孙夫人的船还未启航,他急声喊道:“且停船,容与夫人告别!”
周善怒目而视:“你是什么人,敢阻挡主母的行程?”随即,他不顾赵云的呼喊,催促船只开动。赵云见状,骑马沿江一路呼喊:“任由夫人去,我只愿转达一句话!”周善丝毫不理,继续催促船只加速。赵云奋起直追,途经十余里,终于找到了渔船。立即弃马跳上船,划着小舟追赶孙夫人的大船。
周善看到赵云孤身一人,并不感到威胁,反而命令士兵射箭,但都被赵云用枪一一拨开。小舟终于逼近大船,赵云奋力跃上船,与船上的士兵展开激烈的搏斗。船舱内的孙夫人听到外面打斗声响,抱着刘禅走出来查看。
接下来的对话更是引人深思,展现了赵云的机智与果敢。
孙夫人大声斥责:“赵将军,何故如此失礼?”
赵云赶紧将剑收回鞘,语气严厉:“主母为何擅自离开,未曾告知军师?”
赵云见到孙夫人抱着阿斗出来,急忙收回剑,显然并无冒犯之意。随后,他以反问的方式,巧妙地把责任推回给孙夫人,并间接指出,她未经许可带走阿斗,实属不守规矩。
孙夫人解释:“我母亲病重,急于赶去。”
赵云则追问:“既然如此,为何要带阿斗一起?”
孙夫人答:“阿斗是我的儿子,留在荆州无人照顾。”
赵云严正其辞:“主公戎马一生,阿斗是他唯一的骨肉。当年我在长坂坡冒死救出阿斗,今日夫人却要带走,这又合适吗?”
赵云的话让孙夫人无言以对,但她却愤然回道:“你不过是我丈夫帐下的一员武夫,岂能干涉我家事务!”
赵云见孙夫人已经不讲理,决定不再纠缠,而是坚持让她留下刘禅。随即,孙夫人试图通过命令侍婢驱赶赵云,赵云这时面临极大的困境。如果他动手杀了这些侍婢,必定会被指控为大逆不道;若不反抗,自己可能会被打死或被推入江中。然而,赵云凭借力大无穷,一一将侍婢们推倒,避免了进一步冲突。
在这场僵局中,赵云毫不动摇,他趁机从孙夫人怀中抢过刘禅,将其作为人质,增加了局势的压力。赵云如此做,不仅让局面趋向有利,还将伦理难题抛给了孙夫人——如果她再继续抗争,恐怕不仅会伤害赵云,甚至可能伤及阿斗。
然而,孙夫人依旧坚持要带走刘禅。局面一度陷入死锁,赵云和阿斗的生死悬于一线。如果船只靠岸,孙权很可能会下令处死赵云和刘禅。此时,赵云唯一的希望便是等待增援。
就在这时,张飞出现了。这显然是诸葛亮的策略安排。张飞的出现瞬间打破了局势的平衡,孙夫人再也无法用“家事”压制赵云。为何是张飞,而非关羽呢?关羽作为孙夫人的亲戚,若出面,局面可能更加复杂,甚至可能让事态进一步恶化。而张飞的莽撞性格,反而让局面瞬间有了转机。赵云始终未曾杀一人,而张飞一上船便将周善斩杀。
张飞对孙夫人冷冷道:“嫂嫂未曾尊重我哥哥,私自回家,你才是无礼。”
孙夫人听后焦急,急忙开始与张飞讨价还价:“你若不放我回去,我情愿投江自尽!”
张飞与赵云相互配合,默契十足,赵云则劝道:“若逼死夫人,非为臣下之道。只愿护阿斗过船。” 张飞则补充道:“俺哥哥是大汉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日相别,若思哥哥恩义,早早回来。”
此时,张飞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局势,孙夫人再无退路,最终只能同意赵云的要求。
如果没有张飞的及时出现,赵云无论如何也无法救出刘禅。最终,孙权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受伤的却是一个无辜的女人。
作者酒剑仙:历史学博士在读,专注名人历史故事分享和古典名著解读,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