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奠定了宋朝的基础。在他的统治下,宋朝始终坚持重文轻武的政策,这种方针最终导致了“靖康之变”的惨痛后果。面对金兵的侵犯,宋朝竟未能涌现出一个能够抵御敌军的杰出将领,最终,宋徽宗与其子宋钦宗双双被俘,朝廷的皇室成员和妃嫔也沦为了金兵的战果,令人心痛。
随着皇家血脉在金兵的屠戮中几乎被彻底消灭,幸存下来的唯有宋徽宗的第九子赵构。在大臣们的支持下,他毅然选择了“另立新君”,将都城迁移至临安,从而建立了南宋,使得宋朝得以恢复生机,重新焕发生机。
得知新朝建立的消息后,宋徽宗心中无比激动,他想到一个历代皇帝相传的秘密,这个秘密至今尚未告知赵构。这个秘密早在宋太祖赵匡胤时代便已存在,至宋徽宗时期已延续了九代,只有皇帝独自知晓其内容。
宋徽宗深知自己被囚禁的状况,生死未卜,这个秘密若不传承,将会彻底消失于历史长河。于是,他将这一重要的秘密托付给同样遭遇困境的官员曹勋,希望能够得以流传。
那么,这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呢?其实,赵匡胤在发动陈桥兵变、成功篡位成为皇帝之后,心中始终有一股对于前任皇帝柴荣的愧疚之情。为了洗刷这份愧疚,他在太祖庙的夹室里下令立下一块石碑,这块石碑用鲜艳的黄色幔布严加掩盖,封闭得十分严实。
石碑上刻有三条重要内容:首先,为了赎回心中的愧疚,宋朝历任皇帝必须优待柴荣的后代;其次,文人和大夫如有直言进谏,即便不慎得罪皇帝,也不得杀害;最后,如果有哪位皇帝违背了这一承诺,必将受到天谴的惩罚。
因为这个秘密是皇帝亲口相传的,加之祭奠太祖是皇室的重要大事,通常大臣们都是站在较远的殿外,闲杂人等更是无法靠近。此时,仅有一名不识字的小太监随行,因此这个秘密得以隐秘流传至今。
在南宋与金朝签订《绍兴和议》之后,双方关系得到缓和,被俘人员也陆续获释。此时,曹勋依然铭记宋徽宗的托付,向赵构传达了这个秘密,赵构听后露出了微笑,似乎对此早有预感。
原来,在金人攻入宋朝领地之时,太祖庙的门已经被打开,这个秘密早已不再是绝密,如今世人皆已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