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曹操为了扩展其势力,向荆州发起了一系列进攻,导致了紧张的军事局势不断升级。随着刘表的去世,刘琮接替了荆州牧的位置。在此时,刘备正带领自己的军队驻扎于樊城,猛然间接收到刘琮投降的消息。这时他也面临着诸葛亮提出的一个冒险建议——发起进攻,夺取襄阳,从而控制荆州。
然而,这一提议在内部引发了不小争议。有的将领认为,刘备难以在短时间内攻下襄阳,更不能有效地稳固其防线。然而,深入分析后,可以发现这一策略潜在的可行性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刘备的内部顾问也在路上建议他可以劫持刘琮,率军南下出击以抵抗曹操,这反映出刘备阵营对突破襄阳的胜算心存信心。经过襄阳时,刘备召见了刘琮,后者表现出恐慌不安,而他的随从及荆州的百姓大多选择追随刘备向南而去,表明襄阳内部对刘琮投降的消息尚不知晓,城中民众情绪混乱。
在荆州,刘备驻扎已久,并逐步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他们将他视为对抗曹操,捍卫家园的唯一希望。支持这一论点的还有王威和文聘两位重要将领的举动。王威提议通过伏击的方式来打击曹操的军队,而文聘则显露出宁死不屈的态度,甚至不愿意见曹操,这进一步表明荆州内部反对投降的力量強大。
如果刘备成功攻下襄阳,他便能够利用刘琮作为傀儡,清洗投降派的重要人物,整合其他将领与士人,迅速构建防御网络。即使襄阳的防线无法长久维持,刘备也可以借助地形优势阻挡曹军的冲击,并将物资调动至江陵,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抵抗。诸葛亮的《隆中对》已经为刘备的战略规划奠定了基础,强调了夺取荆州后与孙权联手抵抗曹操的重要性。而鲁肃向孙权提出的方案也凸显了孙刘联盟的重要性。
如果刘备成功攻占襄阳并掌控荆州,那孙刘联盟的成立将得以提前,这样就极有可能维持襄阳和荆州的安全。总的来看,尽管有些人对这个提议持怀疑态度,从潜在的内部支持和资源优化分配来看,诸葛亮的建议并不是无根据之谈。攻下襄阳并非遥不可及,而刘备则可望借助这一战略位置有效抵挡曹操的进军,为孙刘联盟的建立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