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褶皱与美育的脉搏
创始人
2025-09-12 19:33:40
0

四方连续图案骨式(纸本) 35×25厘米 20世纪70年代 张朗 湖北美术馆藏

“承续与转型——湖北美术教育专题研究展(1920—1985)”分为“活跃的前奏(引言)”“创始与发展(1920—1949)”“调整与融合(1950—1977)”“创新与繁荣(1978—1985)”4个部分,力图呈现不同时期湖北美术教育的社会形态与功能,探讨其在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演进路径与文化价值。通过对关键历史节点、教学理念、美术活动与制度建构的重构,揭示美术教育如何在“实业化”与“美育化”之间完成现代身份的确立。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历史文献的梳理,更是“教育—创作—社会”关系的再激活,彰显地方经验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中的独特价值。

我们的医生喊得应(国画) 95×118厘米 1976年 廖连贵 湖北省美术院藏

从图纸到教案

本次展览以1920年武昌美术专科学校(简称“武昌艺专”)的创办为核心起点,追溯湖北地区美术教育从晚清实业传习、民国美育意识觉醒,到新中国体制构建与改革开放文化重塑的全过程。四个板块意在揭示一个地区艺术教育系统如何深嵌于国家发展、社会结构与文化认知的复杂语境。

策展立场既非“作品陈列”,也非“史实堆叠”,而是将美术教育史作为理解现代中国变迁的一个文化剖面。通过复合性材料的考证与呈现,试图重建艺术教育如何从“图像劳动”演进为“文化实践”的路径。

湖北的美术教育并未起步于艺术自身,而是嵌入实业文明的初级阶段。张之洞在督鄂期间推动的工艺学堂、绘图课程、速成教育,虽非“美术”本义,却为后来的教育体系播下了视觉文化的种子。这类早期视觉训练,不仅服务于工业制图,也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图像实用主义”的教育土壤。

展览的“活跃的前奏”部分通过展示民国时期学堂、培训班刊登的报纸广告与武昌艺专附中的招生简章,对比呈现了美术教育如何从以实用为主的技艺训练转向对文化自觉与艺术形式的探寻。这一部分不仅重构了民国时期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也突显了武昌艺专的独特价值。

1920年武昌艺专的创立,标志着美术教育开始具有文化自觉的建制形态。学校课程中中西并行的结构,体现了“兼容”而非“断裂”的教育逻辑。唐一禾将“艺术与社会”的命题引入教学与创作之中,其抗战时期作品《胜利与和平》既是历史产物,也是艺术介入社会的教育样本。

艺术教育的社会角色:作为行动的美育

在策展过程中,笔者关注到20世纪30至40年代武昌艺专师生的公共活动,他们不仅在课堂中研习绘画,更在街头墙面绘制大量抗战宣传画,将艺术实践化为社会动员。这种“教育—艺术—政治”的同构关系,是美术教育现代性的核心特征之一。

展览的“创始与发展”单元放置了大量武昌艺专的历史资料,包括校舍旧照、校董合影、师生作品、校办刊物以及展览活动的文献资料。这些历史遗存不仅展现了武昌艺专的发展轨迹,还体现了学校如何在民众心中树立起坚实的美誉。其中尤为可贵的是借展的唐一禾的江津写生油画,两幅作品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既展示了他留法归来所具备的学术水平,也印证武昌艺专在抗战时期依旧坚守办学的信念。

此外,李家桢的《德感坝》版画作品以及唐一禾的《胜利与和平》小稿,分别揭示了版画教学的潜力和艺术如何成为社会运动的力量。这些作品体现武昌艺专在艺术教育中的社会功能,为湖北美术教育史提供了珍贵的见证。

现代转型:从教学到文化动能

20世纪50年代,湖北美术教育进入体制化建构阶段。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湖北教育学院、湖北轻工业学院等多层级教育体系逐步建立,湖北美术教育进入了学科体系逐步完善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学科均得到了显著发展。艺术教育在这一时期不仅追求创作专业化,还开始推动各种美术形式的多元并进。展览的“调整与融合”部分,既展示了反映当时社会环境的作品,也呈现了更为个人化、情感化的艺术创作。根据当时的社会面貌以及对“双百方针”的响应,湖北美术教育逐步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对接,推动了美术教育的创新与社会意义的延展。

“创新与繁荣”单元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湖北美术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完成了自我重塑:一方面,全国美展的频繁获奖彰显了地方教育成果的专业化;另一方面,“青年艺术节”等先锋活动反映出教育场域已成为思想生产的实验场。

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教育—创作—批评”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至今仍是湖北艺术活力的重要支撑。它打破了美术教育的“象牙塔”属性,使其重新回到社会话语与文化思辨的交叉口。

回望百年湖北美术教育史,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地方教育制度的变迁,而是一种深嵌于国家历史、社会制度与文化精神之中的教育形态。它从实业训练出发,历经文化启蒙、社会动员、制度建构与市场转型,最终形成具有地方性与现代性融合特征的艺术教育系统。

(作者为展览策展人、湖北美术馆策划部副主任)

2025年6月8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历史的褶皱与美育的脉搏》

↓ ↓ ↓ ↓ ↓ ↓ ↓ ↓ ↓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帝王史上,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堪称一...
2025-09-12 19:35:51
原创 ...
《三国演义》中的吕布,通常被赋予三个显赫的标签:赤兔马、方天画戟和...
2025-09-12 19:35:37
原创 ...
韩国,这个充满自信的国家,总是乐于展示自己的强大和成就。我们常常说...
2025-09-12 19:35:05
吉利力挺长城!常压油箱门3...
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再次提到「常压油...
2025-09-12 19:35:05
晶泰科技入股普林迈德医工交...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普林迈德医工交叉实验室有限公司发生工商...
2025-09-12 19:34:32
历史的褶皱与美育的脉搏
四方连续图案骨式(纸本) 35×25厘米 20世纪70年代 张朗 ...
2025-09-12 19:33:40
从眉山到世界 专家学者解码...
潘殊闲教授做《苏洵与巴蜀文化》主题发言 封面新闻记者 王越欣 李庆...
2025-09-12 19:33:23
原创 ...
在1592年,丰臣秀吉凭借其雄心壮志,率领精锐的日本军队深入朝鲜。...
2025-09-12 19:33:03
原创 ...
日本的军国主义,犹如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复辟,那么影响力是巨大的,...
2025-09-12 19:32:32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中,仁宗朝无疑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是由一位武将所建立的王朝,却在宋仁宗的...
原创 若... 东汉末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一段动荡时期,继秦朝末年和汉初的乱世之后,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各路英豪...
原创 红... 1934年10月,长征的序幕正式拉开,红军开始了这一场震动世界的庞大转移。中央苏区的红军出发,历经雪...
原创 关... 曹操的艰难逃亡在赤壁之战后才刚刚拉开序幕,谁也未曾料到,他将在这场战斗后面临层层重重的困境。赤壁之战...
原创 清... 在古代,皇室家族的命运常常波澜起伏,随着历史的变迁,他们的存在仿佛在一条浩瀚的河流中仅仅是一粒微不足...
原创 引... 范文程是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帝、康熙帝四代君主和摄政王的汉人第一谋臣,被乾隆皇帝称为“佐命...
原创 原... 曾国藩的姻缘故事 提到曾国藩,很多人对他都不陌生。他是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凭借着显赫的政治成就和...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描写的曹魏五子良将与蜀汉五虎大将的单挑几乎没有可能取得胜利。面对关羽、张飞、...
原创 双... 1939年6月,正值抗日战争的紧急关头,115师独立支队已成立半年多,队伍发展较为顺利,士气高涨。支...
原创 俄... 历史:1918年7月17日,俄罗斯帝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残忍处决,且没有经过公正的审判。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