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8月,时任新111师一连连长的范天恩,带领队伍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战斗。这场战斗的激烈程度并不算高,双方仅仅是短暂交火,未能发展到生死决斗的地步,日伪军在几轮交火后便显得慌乱,最终撤退。战斗结束后,范天恩迅速安排队员清理战场,检查是否有遗漏。
范天恩的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表现十分突出,尽管当时他仅是团长,但他凭借在飞虎山阻击战中的表现一战成名。在那场战斗中,他凭借一己之力抵挡敌军五天五夜。之后,范天恩又带领部队参与了松骨峰的血战,这场惨烈的战斗使38军获得了“万岁军”的美誉。范天恩的英雄事迹在魏巍的采访下广为传播,随着《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出版,他的名字和事迹也被世人铭记。
从范天恩的英勇事迹来看,他无疑是一位能够打硬仗的将领。梁兴初也称他为“范老虎”,这一称呼不仅反映了范天恩作战时果断果敢的风格,也印证了他出色的军事能力。那么,为什么范天恩能带出如此强悍的部队?这与他曾经历过的这场看似不起眼的战斗有着密切关系。
当时,范天恩指挥完这场交火后,并没有过多纠结,而是安排战士们去清理战场,自己则开始忙碌起其他事务。毕竟,在那个时代,战斗发生得频繁,这种小规模的交火已不算稀奇。尽管那时范天恩仅21岁,但他自15岁便加入了军队,已然成长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兵。
然而,让范天恩没想到的是,当他以为战斗已经彻底结束时,却突然收到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副连长在这场战斗中不幸牺牲了。范天恩曾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多次生死历练,知道战争不可避免地会有牺牲。听到副连长牺牲的消息时,范天恩虽然早已做好战斗中牺牲的心理准备,却依旧感到震惊。
原因其实很简单,范天恩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清楚知道战斗并不激烈,伤亡应该极其轻微。而副连长的素质,他非常清楚,这位副连长不仅是抗大一分校的优秀毕业生,而且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理论与实战经验都非常丰富,按理说不会在这样的战斗中丧命。那么,副连长为什么会牺牲在如此简单的战斗中?
范天恩对此产生了疑问,听到消息后,他立刻派人护送副连长的遗体回营,并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他要求尽快将遗体带回,交给自己处理。副连长遗体运回后,范天恩亲自检查了副连长的伤口,发现他中弹的位置正是心脏部位。但更令人震惊的是,子弹竟是从副连长的背部射入心脏的。副连长在战斗时本应是正面与敌交火,那么为何会被从背后射中?
显然,这场悲剧并非偶然,而是有人从背后开枪。在清楚了这一点后,范天恩暴怒,他的怒火让在场的战士们都沉默无语。大家既害怕范天恩的怒气,又深深理解和支持他。从范天恩调入一连担任连长起,他便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全连战士的尊重。他不仅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还把自己的军饷拿出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战士。
范天恩曾说,自己尚未成婚,生活上并没有太大需求,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财用来帮助战士。正因为如此,尽管他是新来的连长,但一连的战士们都对他充满敬意和感激。然而,一连的队伍并不完全团结,内部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战士之前是解放区的战士,他们经历过思想改造,虽然大多数已经融入集体,但也有一些国民党俘虏未彻底转变,他们贪图安逸,心胸狭隘,甚至会在队伍中结成小团体,排挤那些对他们不利的人。与这些人接触的战士们常常吃过亏,这种不和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队伍的团结。
范天恩对此早有察觉,一直在强调团结的重要性,但收效甚微。副连长在战斗中被背后开枪致命,很可能与这些有问题的战士有关。范天恩立刻开展了一次彻底的调查。在范天恩的威严下,许多战士纷纷提供线索,指认那些心怀叵测的兵痞。毕竟,许多曾被这些兵痞欺凌过的战士,心里早就对他们充满怨气,尤其是那些背后开枪的恶行,让他们更加愤怒。
经过调查,罪魁祸首很快浮出水面。这个兵痞在被抓住时泪流满面,不断哀求范天恩给他一次机会。他承认自己背后开枪打了副连长,并且表示自己并非第一次犯这种错误,他现在已经悔过,希望能得到宽恕。尽管他的悔恨之言看似动人,但对于范天恩来说,这样一个罪大恶极的兵痞不值得同情。副连长因他而牺牲,而他还威胁到其他战士的安全,怎么可能继续容忍他?
范天恩决定将这名兵痞严惩不贷,他亲自主持了枪决仪式。现场不少战士目睹了这一切,深感震撼。事后,范天恩严明的军纪在一连迅速树立了威信,甚至对整个新111师都产生了强大的震慑力。许多曾经的兵痞也因此悔改,态度发生了转变。
正是通过这件事,范天恩深刻认识到,军队的纪律性对于部队的战斗力至关重要。从那以后,无论他担任哪个职务,第一件事就是抓纪律。范天恩坚信,只有军纪严明、令行禁止的部队,才能在战场上无所畏惧,取得胜利。而这种对纪律的严格要求,也为范天恩后来在军中屡立战功,成为一名传奇战将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