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带领明军进攻女真建州右卫首领王杲的儿子阿台。为了保护努尔哈赤,觉昌安—努尔哈赤的祖父,决定亲自带着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去劝说阿台投降。可是,当觉昌安和塔克世来到阿台的城池时,明军未能攻破城池,李成梁的愤怒开始转向了另一位女真首领尼堪外兰。在压力下,尼堪外兰愤而跑到城门口大喊:“谁能杀了阿台,谁就能成为新的城主。”最终,一名士兵在他的煽动下将阿台杀害,杀人后,其他士兵迅速打开了城门,明军得以进入。
然而,李成梁并没有遵守自己之前的承诺。进入城后,他不仅未奖励尼堪外兰,反而下令展开大规模屠杀,令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一同遭到杀害。两位亲人的死亡让努尔哈赤怒火中烧,他誓要为父亲和祖父报仇。毕竟,觉昌安和塔克世曾早早归顺明朝,并为明军提供过帮助,因此他们的死令李成梁深感羞愧,也因此同意让努尔哈赤继承父亲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
尽管努尔哈赤心知肚明,正是明军亲手夺走了他最亲爱的亲人,但那时他并不具备与强大的明朝正面抗衡的实力。因此,他将愤怒指向了尼堪外兰,称他为幕后主使,认为是他指使明军杀害了自己的父亲和祖父。于是,努尔哈赤借着十三副甲胄起兵,旗帜上写着为亲人复仇的誓言,既公开指责尼堪外兰,又假装继续对明朝效忠。由于明朝方面对自己先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过多干预。令他们未曾预料到的是,努尔哈赤的实力日益增强,他在与尼堪外兰的战斗中迅速崛起,三年之内便成功击败了尼堪外兰。
到了1586年,明朝意识到尼堪外兰已经没有太大价值,开始转而支持努尔哈赤。尽管此时努尔哈赤并未表现出反叛的迹象,明朝对此并未给予足够重视。接下来的五年,努尔哈赤征战四方,成功征服了建州五部,势力进一步扩大。到了1591年,他将目光投向了海西女真。与此同时,李成梁因朝廷的弹劾被罢免了辽东总兵职务,辽东的军事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明朝在辽东的兵力逐渐松懈,加上李成梁部下如李平胡、李宁等人开始图谋个人利益,沉溺于搜刮民财,这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巧妙地向明朝示弱,送上朝贡并表态愿意臣服,同时与朝鲜和蒙古建立了友好关系。在这种局面下,明朝发生了几次重大事件,给了努尔哈赤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发展。1592年至1598年,宁夏之役和朝鲜之役相继爆发,再加上1599年至1600年的播州之役,明朝耗费了大量财力和物力,无法有效应对努尔哈赤的挑战。
在这一时期,努尔哈赤与海西女真的战争并未引起明朝的高度关注。明朝更关注的是宁夏、朝鲜和缅甸的侵扰,直到1606年爆发了明缅战争。与此同时,李成梁于1601年被重新启用为辽东总兵。但李成梁并没有完全忠诚于朝廷,而是在明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合可能性中捣乱。一方面,他暗中支持努尔哈赤壮大,另一方面又对海西女真实施镇压。
在李成梁的暗中扶持下,努尔哈赤逐渐强大。李成梁故意向朝廷上报虚假情报,致使明朝对努尔哈赤的崛起浑然不觉。直到李成梁在1615年去世时,他依然向朝廷上报,称努尔哈赤一直忠诚于明朝。然而,李成梁去世三年后,努尔哈赤终于公开发出了《七大恨》讨明檄文,正式宣布与明朝断绝关系,宣战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