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大将军年羹尧,初出茅庐时竟是一名默默无闻的文人。他经过科举考试,成功考取了进士,并因其才华出众,被康熙皇帝任命为翰林院的检讨。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他身上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动,凭借各种机缘与挑战,他这位文人竟然指挥起成千上万的士兵,在征战沙场时屡次创造佳绩,最终成为清朝赫赫有名的将领。当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年羹尧更是获得了皇帝的亲信,二人似乎情谊深厚,犹如好友一般。然而,命运弄人,原本的友谊却在不久后瞬间破裂。
人们常常认为雍正皇帝是一位铁血无情的统治者,在他位居帝位后,甚至连自己的兄弟们也毫不留情地处理。然而,他和年羹尧之间的关系却并非如此简单。雍正皇帝在决定对年羹尧采取强硬措施之前,曾多次试图以言辞劝导,希望年羹尧能够悔改。然而,年羹尧却因权势骄横,完全无视了皇帝的劝诫,依旧我行我素,横行霸道,结党营私,最终逼迫雍正皇帝不得不采取极端手段。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到了雍正三年,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不满逐渐公开化。当年羹尧在写给雍正的贺表时,一时疏忽将“朝乾夕惕”写成了“夕惕朝乾”。雍正皇帝借此机会,以大不敬罪名将年羹尧免去川陕总督职务,命其交出抚远大将军印,并将其调任杭州将军。这一变故引发了朝中大臣的集体围攻,众多官员纷纷揭发年羹尧的罪行,趁机将他打落水狗。随后,雍正皇帝彻底削去了年羹尧的官职,命令逮捕他并押送至北京接受审判。不久之后,朝廷的官员们将年羹尧列出的九十二项罪名中,有三十多项被定为死罪。
尽管雍正皇帝最终决定赐年羹尧在狱中自尽,但他亦未忘年羹尧曾经的功绩,并尽量减轻对事件的影响。在年羹尧死后,由于他在政治上树敌无数,满朝文武请求皇帝惩处其家人,因此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家属也并没有完全手软,但也是有所留情。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只是被取消了官职,且死后雍正皇帝还以一等公爵的礼仪给予葬礼,并祭奠过一次。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虽受到牵连被罢官,却在一个月后重新得职,升任正二品内务府大臣,未对其仕途造成太大影响。
在年羹尧的家族中,雍正皇帝唯一处以死刑的便是年羹尧的儿子年富,他因“居心不良,与年羹尧相似”而被判处死刑。随后,雍正皇帝下令将年羹尧家族中年满十五岁的子弟全部流放,而年羹尧的继妻,则被遣返回家。在雍正五年时,雍正皇帝出于政治考量,赦免了年羹尧的儿子们,交由年遐龄加以管理。
曾经叱诧风云的年大将军,最终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悲剧收场。尽管有“兔死狗烹”的无奈与沧桑,但与古代那种动辄株连九族、男子流放,女子沦为奴婢的残酷惩罚相比,雍正皇帝对年羹尧家庭的处理算是比较宽容的。传言称,年羹尧的后代因久怵他祸,以“生”字取代“年”,认为“生”字正好是“年”字的倒写,世代以来隐居于江都县,过着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