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学习生涯中遇到至暗时刻,屡战屡败,该如何调整心态?
创始人
2025-09-11 14:33:22
0

本期主题:如何面对人生大考
当千万考生在书卷中跋涉最后的峭壁,高考已不仅是考场里的纸笔交锋,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搜狐号有这样三位“心灵向导”,为这场人生必修课写下多维注脚:心理学家汪瞻用神经科学拆解焦虑病灶,教少年在情绪风暴中锚定心智;七战考研的作家赵安之剖开二十年山野求学路,让布满裂痕的奋斗史化作照进现实的炬火;教育作家粲然在应试洪流中打捞被遗忘的教育本真。他们的故事里藏着三把密钥——科学认知的理性之钥、永不言弃的生命之钥、守护天性的成长之钥,当三道光束交汇时,照亮的不仅是考场答卷,更是人生这场开放式命题的解题心法。

@草民赵安之的博士论文致谢《可怜无数山》曾感动哭1000万大学生。18 岁的他离开大山,去兰州上大学。毕业后他去广州打过工,住过环境恶劣的“胶囊屋”,也曾考上基层事业编,担任过祁川村党支部书记。最终,他考研7次,博士答辩3次,终于在35岁博士毕业,并成为了兰州大学的教师。每一次的挫折都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如果你正在经历着挫折和痛苦,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赵安之老师的故事。

搜狐号:可以简单描述您家乡的教育环境吗?是什么支撑您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热情?

赵安之:我的家乡在甘肃省东部的一个贫困县,我从小出生在一个非常封闭的山区村庄,也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因为没有户口,也没有走出过这个村子,只能接受风和阳光的教育。后来去了这个村子所在的乡镇,在那个镇里的小学和中学读书,九十年代甘肃的贫困乡镇依然极度落后与封闭,我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虽然物质条件极度艰苦,但乡镇中学的教育依然非常严苛,以不近人情的方式督促学生早读和晚自习。我至今都对那种威权教育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心有余悸,但那里依然是我得以离开乡村前往省城求学的第一个跳板。

搜狐号:您在学习生涯中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当时是如何“逼自己站起来”的?

赵安之:网络上“考研7次”的标签确实不是很光彩,每每提起来总是让人无比尴尬,但确实是我求学经历中最艰难的一段时光。

“读书好”和“考试好”并不是同一回事,至今我都不是一个非常善于考试的人,也不是一个善于教学生考试的老师,但并不意味着我读书不好,或不是一个有学问的好老师。这两点应该不矛盾。

虽然当年考研究生时因为学校、专业选择的不尽合理,导致我在考试上吃了很多苦头,但这并不代表我读书的能力有问题。甚至因为我对读书本身的高度热爱和关注,以至于我忽略了很多与考试有关的技能。就像我今天依然执迷与学问本身,而对各种眼花缭乱的考核满不在意一样。

正是因为我确信自己对读书的热爱,以及成为知识精英的目标的高度清晰,所以不曾放弃过读书,所以完全不存在“逼自己”一说。那些因为没有考上学,而不得不打工赚钱的经历,在我看来都是暂时的,只是为了获取面包让我可以继续读书。

搜狐号:高三冲刺时,您如何平衡压力与动力?

赵安之:对于身处高中的学生来说,能考一个好的成绩和大学,自然是件幸运的事情。但你如果没有足够幸运,你一定不要气馁,因为高考只是人生中一件较为重要的事情而已。

对于那些和我当年一样,期望通过一次高考来改变命运的同学来说,我不得不悲观的告诉你,人的社会化、城市化都是一件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考一个好大学就以为实现巨大跨越的同学,一定有着对高考的巨大误解。

人生的容错率其实很高,不仅仅是高考,很多那些你曾以为坚决不能搞砸的事情,其实回过头来看,它对人生的影响都非常有限。对人生影响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是你绵绵用力、坚持不懈,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能奋斗不息的精神

如果能想明白这些,我想在面对高考这个事件时,便可以有一些轻松自在,这对高中同学来说固然很难,至少家长应该明白这些道理。

搜狐号:如果考生此刻感到迷茫焦虑,您会推荐他们做哪件小事来快速调整状态?

赵安之:吃好、睡好、玩好,坚持早晚运动,让身体处于轻松状态。然后睡个好觉,睡饱8个小时,没有什么比睡好觉更治愈的事情了。

当然,这确实很难,往往在人很焦虑的时候,就容易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我至今在这方面的能力都不是很好,但只能尽力而为。

搜狐号:您觉得“寒门学子”的标签是束缚还是勋章?

赵安之:以前,一直都是我的束缚,后来逐渐被媒体将其变成了我的勋章。但我自己内心是很平静的,尤其是在做了教师之后,在看那些同样和自己相似出身的学生时,我就有了更多客观的认识。

小时候没有好的物质条件的同学,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心理强大程度都是较为薄弱的,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综合实力等方面,都会晚熟一些。时而自卑又封闭,时而自信又固执。但这些孩子一旦完成自己的积累,度过那个自尊心极强的阶段,展现出来的爆发力和持久性往往是惊人的。

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比如我小时候的艰苦环境,塑造了我不轻易服输,非得要做出改变的执拗,支持我走了更高更远,但同样因为爱的缺失,导致我的身心状态都不是很好。

我想给现在的孩子最大的启示应该是,既要给孩子饱满的爱护,确保他们的身心状态最佳,同时适度的给予挫折教育,种下顽强不屈的种子,既被狠狠的爱过,也能疯狂生长。

搜狐号:高考后的世界会比考场更残酷吗?年轻人该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它?

赵安之:我在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家长和同学,对高考之后的人生一无所知,甚至都没有足够的警醒,可以意识到比高考更残酷的人生都在高考以后。

现在,最让我羡慕的童年,从来都不是什么优质的学前教育、疯狂鸡娃的励志故事、卷王之王的海淀妈妈,而是一个少年,能在那群山之间、万峰丛中、河滩沟堑,无忧无虑的撒欢,无拘无束的嘶吼,那才是少年该有的模样。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希望同学们在中学时代,除了积累点滴知识之外,能更加注重积累健硕的肌肉、贪婪的睡眠、爽朗的笑脸、愉悦的心情、阳光的胸襟,和自由自在的呼吸。因为人生足够的漫长和枯燥,以至于要消耗掉上面的这些所有储蓄,希望到那时,你们不会资不抵债。

搜狐号:用一句话作为2025年高考生的“出征礼物”

赵安之:一念既成,万山难阻。今年距离我2005年参加高考恰好20年!当年高考结束,我一身布衣布鞋,裹挟于务工人流之中,从甘肃省庆阳老家,沿泾河河谷,经陇山与萧关,进入苦甲天下的陇中之地,来到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的萃英山下。而如今这里已是杨柳参天,莺歌燕舞,一片人间天堂。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填了一首词《采桑子-萃英山下二十年》,同时也为各位高考学子打气加油:

二十年来萧关路,荒丘满目,天河狂怒,踌躇少年空忙碌。

萃英山下万卷书,聪明全误,猛志难付,当年谁笑池中物?

搜狐号:如果未来有一群孩子因您的故事而选择“向光而行”,您希望他们记住什么?

赵安之:希望你们能绵绵用力养成不轻易服输的顽强品质。

有一次,我在北京与几位老乡相聚,聊起当年从那个贫困的乡镇中学毕业,以傲人的高考成绩跻身北京名校,以及十几年来在首都艰苦奋斗的岁月。我们因从事不同专业难免各种分歧,但有一点却颇有共识。

我们这些从贫困乡村、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学子,比其他人更希望通过高考这一场考试来改变命运、实现跨越、完成城市化的梦想,但一场考试承担不起这样的使命,人生也不可能被定格在一场考试之中。

如果要说,我当年考上大学,读了硕士和博士,站在高校讲坛上,被很多人目以为是某种必然的话,我想说,在那无数曲折迂回的道路上,这一切更多的都是偶然。因为在神鬼莫测的命运面前,唯一需要成为必然的素质,是永远不轻易服输、永远不会被战败的顽强品格。

希望多年以后,你们的同伴都已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去享受安逸生活的时候,你依然没有忘记少年时的理想,不会被任何世俗的理由所牵绊,时刻具备披坚执锐、披挂上阵的勇气。

搜狐号:您的自媒体账号主要吸引了哪一类读者呢?能否分享一个令您印象深刻的读者故事?

赵安之:我在各个自媒体平台上的粉丝其实很有限,并不是什么百万粉丝的大网红。虽然我的很多文章在网络上的传播量高达千万,主要有赖于其他网友的不断转发,以及很多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才有了目前的影响力。

所以我并没有和很多粉丝建立持续的互动关系,反倒我在线下见过很多来访的读者,或者在做报告的过程中,认识过很多前来听讲座的学生,一度让我热泪盈眶,感动于教育事业的光荣。

有一次我受邀前往甘肃省岷县的某个中学做报告,岷县在甘肃都是非常艰苦的地区,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乞丐最多的县,但我却被这里的中学生深深感动。

该校的高三学生,在最忙碌的备考季,晚上8点钟还在等我去做报告,整个报告厅座无虚席,同学们活力四射,丝毫看不出高考给大家带来的疲倦,不断的有同学与我互动交流,报告结束后,很多同学带着小本子来让我给他留下勉励的话,一个同学说自己没有手机,但想和我建立联系,令我感动不已。

回来后我发了一条“更喜岷山千里雪”的朋友圈,因为这些充满活力的孩子,而深深爱上了那个连绵群山中的高中。

搜狐号:后续还有哪些新书出版的计划?

赵安之:今年后半年要完成的一本书是《祁村十年》。十几年前,我大学毕业二十岁出头,在甘肃省东部的一个贫困村担任过三年村支书,任期结束后写过一本《祁村奋斗——一个村支书的中国梦》。当时还在求取学历,所以这本书写的很学术气,也没有多少反响。但这个村子作为一个样本,一个青年激情燃烧的样本,一个大国乡村振兴的样本,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我有责任在十年之后,继续对这个村子发生的变化进行回望,这次的写作不打算以过度学术的方式呈现,如果能写成非虚构的文本最好不过了。

还有一个本子叫《基层视角读水浒》,是我2018年离开基层,前往北京深造的时间节点,以文学评论呈现的我对县乡社会的理解,一直没有获得出版的机会。《祁村奋斗》《祁村十年》《基层视角读水浒》是我围绕乡土社会写的三部曲。

另一本是立足现在的工作岗位,在未来两年里要完成的《我在高校当班主任》(暂定)。2005年我来到兰州大学萃英山下读本科,当时是草业经济班的第二届学生,去年我担任了该专业第二十届本科生的班主任,面对他们就像面对二十年前的自己,有分享不完的事情。

这二十年对我和我的同学的人生来说,都发生了很多事情,我想将我当年所在班级,和我现在带班主任的班级,做一个访谈对照组,以此来共同思考高等教育对我们人生的边际贡献,无疑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社会学选题。

还有我正在给小女儿写成长笔记,书名暂定《芃爸讲故事》。当爸爸和当老师虽然身份不同,但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这也是一个育儿社会学的选题。《我在高校当班主任》和《芃爸讲故事》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个选题,我更新的速度并不快,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相关内容

原创 ...
1945年,延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大,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44人...
2025-09-11 05:04:06
古籍蝶影雨中来,携手共探奇...
2025年6月1日,雨中的六一儿童节下午,上海图书馆东馆5F-01...
2025-09-11 05:03:41
原创 ...
八爷党并不是败给了四爷党,而是败给了康熙帝本人。 在“九子夺嫡”之...
2025-09-11 05:03:32
原创 ...
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大举入侵明朝边境,明军在初次交锋中惨遭失败...
2025-09-11 05:03:22
原创 ...
三国时期,战乱不断,诸多豪杰为争夺天下霸主的地位,纷纷广招兵员,壮...
2025-09-11 05:02:42
原创 ...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868期。在1955年全军授衔时,尽管开国...
2025-09-11 05:02:37
原创 ...
今年7月18日,一则关于美国公民从韩国越境进入朝鲜的新闻迅速引发了...
2025-09-11 05:02:34
原创 ...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能够更方便地参与讨论...
2025-09-11 05:02:25
原创 ...
前言:由于数百年来江南文人的各种演绎与传说,刘基刘伯温这位在明朝开...
2025-09-11 05:02:16

热门资讯

(外代二线)世界田径锦标赛场馆... 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将于9月13日至21日在日本东京举行。 9月11日,一道闪电划过日本东京...
原创 李... 亲爱的家人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五代十国时期一位传奇人物——李嗣源!在那个如同熬制稠粥般混乱的时代,他从...
原创 武... 公元690年,武则天脱去了“李唐”家族的外衣,披上了属于自己的“武周”盛装,终于坐上了她期待已久的皇...
原创 三... 标题:三国时期最为无耻的武将,屡次杀害恩人,至今仍被后人祭拜 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常提到“滴水之恩当...
原创 他... 1863年,清朝同治二年。相比于动荡不安的1861年,这一年显得异常平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似乎都...
原创 姐... 在谈及姐妹同时入宫的现象时,我们会发现这在大清以及更广泛的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个别案例。而在我们耳熟能详...
原创 清... (文史潮河原创内容,首发大鱼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提到炼丹,许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西游记》中的太...
原创 大... 大清之所以被称为“大清”,是因为爱新觉罗家族在发展事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起初,他们并没有明确建...
原创 唐... 唐代的开国皇帝是李渊,而接下来的第二代皇帝则是李世民。李世民开创了盛世贞观,使得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进入...
原创 她... 导读:清朝前期的婚姻大多是出于政治考虑的联姻,虽然大家都知道“一日夫妻百日恩”,人作为情感的生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