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每一个帝王和王朝几乎都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甚至像北宋这样一个在军事上不算强大的朝代,也通过河湟之战成功地扩展了西北疆域。北宋在击败吐蕃的角厮罗政权和黄头回鹘后,才勉强触及到西域的边缘。基于这一胜利,北宋建立了陇右都护府,以此来管理西北地区的事务。那么,随着北宋势力的扩大,陇右都护府对周边的吐蕃、西夏、高昌回鹘及喀喇汗国等政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周边政权又是如何看待大宋陇右都护府的呢?
陇右都护府建立的背景
陇右都护府是北宋在河湟一带设立的军事管理机构,主要用于管理西北边疆。北宋在哲宗和徽宗的两次征战后,成功进入河湟地区。最终在宋徽宗崇宁三年四月,正式设立了陇右都护府,并由知西宁州兼领。当时,宋徽宗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摧毁了黄头回鹘政权,将陇右都护府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展,直接触及到了西域的边缘地区。事实上,这一地区的边界几乎与河西走廊南端重合,覆盖了现今的青海、甘肃部分地区,直至西藏和新疆的交界处。
陇右都护府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宋神宗时期。当时,神宗决心改变前代皇帝在外交上软弱无力的态度,效仿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强盛,推动宋朝走向扩张。他依靠王安石进行改革,积累国家财富后开始对外扩张,击败了吐蕃的角厮罗政权,并成功收复了河湟之地。随后的五路进攻,几乎将西夏灭国。由此,陇右都护府成为北宋开疆拓土的一个标志,尤其是在神宗英年早逝后,虽然徽宗和钦宗的统治面临困境,神宗的开边政策依然深远影响了宋朝的历史。正如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言:
“神宗始用师于西方,历哲宗、徽宗,遂渐夺横山之地,又傍取熙河湟鄯以制之。”
陇右都护府对西部各国的影响
既然大宋的势力已经扩展至西北,那么这个存在了二十多年的陇右都护府对周边国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西夏
北宋与西夏一直是宿敌,西夏的建立正是在北宋多次失败后才得以实现。而在宋神宗时期,王韶作为《平戎策》的作者,提出了通过河湟地区进攻西夏的战略。王韶认为,通过夺取西夏左厢横山一带,切断其生存脉络,并利用熙河和湟鄯地区隔绝西夏与吐蕃的联系,从而在战略上压迫西夏,彻底消除这一西部边患。
按照王韶的构想,攻占河湟、建立陇右都护府只是平定西北的第一步,最终目标是消灭西夏。西夏原本依靠贺兰山脉抵挡北宋进攻,但当北宋从东南两方向施压时,西夏的防线变得异常脆弱。面临两面夹击,西夏几乎无力反抗。于是,西夏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一方面寻求辽国的支持,向北宋施压;另一方面,则试图与吐蕃联手,对北宋构成威胁。
吐蕃
自从吐蕃的最后一任赞普被杀后,吐蕃这一统一的高原政权便不复存在。吐蕃分裂后,西藏地区的部族各自为政,河陇一带则由不同的民族控制。此时,党项民族在河西地区逐渐崛起,吞并了吐蕃的西凉六谷部。吐蕃的国势已然衰退,许多部族开始面临生存危机。于是,唃厮啰作为吐蕃的名义上赞普,依托这一背景创建了角厮罗政权,并开始与北宋接触。
角厮罗政权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选择联宋抗夏,甚至被北宋册封为武威郡王。角厮啰去世后,其继承人董毡依然采取亲宋的策略,但随着董毡去世,其养子阿里骨篡位后,立刻改变了外交政策,决定与西夏结盟攻打北宋。这一政策的改变导致北宋最终征伐青塘,灭掉了角厮罗政权。随着陇右都护府的建立,吐蕃与西夏的边界被隔开,党项的威胁逐渐消失,然而,吐蕃与北宋的关系依然紧张,尤其是在西夏联合吐蕃攻击北宋的背景下。
高昌回鹘与喀喇汗国
高昌回鹘、喀喇汗国及被西夏灭掉的甘州回鹘、沙州回鹘,实际上都是唐朝时期回鹘帝国崩溃后,各部回鹘政权在西域的分立结果。这些回鹘政权通常与西夏敌对,特别是在西夏崛起后,西夏将重点转向了东方的辽国和宋朝。
尽管北宋设立了陇右都护府,但对于高昌回鹘和喀喇汗国而言,北宋的影响力并不强大。这些国家的政治稳定并未受到太大威胁,只要不干扰它们的利益,它们对大宋政权的态度相对中立。
小结
综上所述,西夏是唯一一个因北宋在河湟开疆拓土而产生深刻影响的国家,对北宋的扩张表现出最强烈的反应。最终,随着靖康之变的发生,西夏逐步蚕食了陇右地区的部分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