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赋》中,成蛟是秦始皇嬴政的亲弟弟,成年后被嬴政封为长安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最终选择背叛,投靠赵国。这一决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其实,这与剧中赢异人与其母亲夏太后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嬴异人仍在赵国当质子的期间,他与赵姬生下了嬴政这个未来的秦王,回国后又认华阳夫人为亲生母,成为了家中的嫡子并成功登基为王。然而,在攀上权力的巅峰之前,他还迎娶了来自韩国的女子韩霓,据剧中所述,这是华阳夫人的安排。但实际上,从历史记载来看,这一切都是他的生母夏姬所主导的。婚后,异人与韩霓生下了成蛟。至于夏姬为何希望异人娶韩霓,背后实际上是有韩国势力的支持。
在这段家庭关系中,成蛟与韩霓便代表了与韩国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利益集团。为了增进韩系的利益,夏太后不遗余力地支持成蛟的崛起,甚至不惜借助韩国的势力来为成蛟的登基造势。随着韩系在秦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它势必会对楚系产生影响。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楚系在异人在位期间,就与韩系达成一致,支持异人上位;而当嬴政登基后,他们依旧驰援嬴政。然而,这时候韩系与赵系的竞争愈演愈烈,双方在秦国的权力斗争中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可惜的是,韩系成员力量相对薄弱,始终在对抗中处于劣势。经过多次的争斗后,夏太后的去世让成蛟失去最后的机会,尽管韩霓依然存活,但没有韩国这个庞大的背景支撑,她再难得到支持。
对嬴政来说,他志向远大,立志于统一天下,绝不希望秦国因为内部的动乱而陷入混乱。为此,他必须清除朝廷上最大的隐患,那就是成蛟,以免韩系再次造成事端。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嬴政对成蛟采取的直接行动,但在《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在公元前239年,王弟长安君成蛟率军攻打赵国,在屯留造反。结果,他的部下被杀,百姓被迁往临洮,前来讨伐他的将军壁也战死。这一段文字透露出王室内部因韩系与楚系之间的对抗而潜藏的危险,这给予了秦王极大的警觉:如不尽早处理成蛟,内部的动荡极有可能酿成更大的危机。此外,成蛟对王位构成威胁,宁愿提前铲除他,避免未来的麻烦。面对多方面的压力,韩系失去了支持,而楚系则是死对头,成蛟甚至可能选择降服与秦国敌对的赵国以求一时安宁。成蛟的一生可谓悲剧,未能登上王位却又身不由己,终究在权力的漩涡中翻滚,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