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身上拥有几项令所有创业者都应具备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也正是他成功的关键。三国时期的三大政权中,只有刘备是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江山。与曹操的富二代背景和孙权依赖父兄基业不同,刘备一无所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
刘备的优秀品质不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坚韧不拔;
2、永不放弃;
3、目标明确。
首先,刘备的意志力十分顽强,始终不曾动摇自己追求的理想与目标。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刘备从未选择退缩。在许多战争中,刘备屡次遭遇失败,经常带领军队全军覆没,甚至不得不孤身逃亡。即便是城池丢失、妻儿被掳、身陷绝境,刘备依然毫不犹豫地去投降曾经占领他家园的吕布,这种行为完全不带有任何心理负担。
刘备的坚韧不拔是一种政治人物的“厚黑”智慧,类似刘邦当年的韬光养晦。刘备对形势变化的敏锐嗅觉让他在危险来临时,总能及时逃脱,哪怕必须放弃妻儿的安全。他始终能够在遭遇挫折时以某种理由东山再起,展现了非凡的政治智慧。
刘备不仅仅是一个不轻言放弃的强者,在年近五十之际,他依然渴望实现未曾完成的梦想。为了寻找合适的人才,刘备三次亲自出面邀请比自己年轻20岁的诸葛亮出山。为了自己的事业,他毫不在乎面子,甚至愿意为了一份事业放下个人的尊严。这种坚定的目标感与不放弃的决心,最终帮助他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尽管他没有像刘邦或刘秀那样统一天下,但他依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从整个三国格局来看,刘备其实是有机会实现统一的理想的。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点来分析:
1. 夺荆州
史书称刘备仁义,然而刘备的仁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而是源于他对人心的真诚关注。然而他在夺取荆州的时机上却犯了失误。在投靠刘表之后,刘备长时间专注于建立人脉与信任,未曾真正考虑过如何将荆州收入麾下。当曹操南下荆州时,刘备甚至毫不知情。而当刘表去世,刘琮投降曹操时,刘备依旧未能抓住这一机会,错失了占据荆州的良机。实际上,刘备在荆州有着极高的威望,南逃时曾有十余万百姓愿意跟随他,这不仅是民心的象征,更是宝贵的兵员和税收来源。如果刘备能够趁机迅速夺取荆州,他与东吴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大大减少。
2. 夺益州
在刘备入川之际,庞统曾建议刘备趁机扣留刘璋,快速夺取益州。然而,刘备却出于“仁义”的考量,没有果断行动,导致错失了这个战略机会。倘若刘备能在庞统建议下果断出手,提前占领益州,可能会大大加快自己的政治步伐,也避免了后来的许多战事。如此一来,刘备可能更早能够筹划北伐汉中,甚至有可能改变整个三国的格局,甚至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
3. 襄樊之战
襄樊之战是刘备为策应汉中之战而指派关羽发动的,但这一战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关羽的北伐本应是蜀汉的重大突破,然而他未能及时预见到敌人的强大反扑,最终造成了蜀汉的重大损失。即便刘备无法亲自支援关羽,但他应当看到关羽孤军作战的危险,提前作出战略调整,避免将所有兵力集中在襄樊。如果刘备能够及时调整战略,采取必要的防守与退却,历史的走向或许会有所不同。
总结
如果刘备能在关键时刻作出更果断的决策,诸如早期夺取荆州、早些掌控益州,甚至避免襄樊之战的过度冒险,他的统一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尤其是如果刘备的寿命能够像司马懿那样延长十年,三国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即便是曹操这个三国中最具实力的枭雄,也未能统一天下,更何况刘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