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的灭亡时间,历史学界存在一些争议。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明朝在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之后宣告灭亡,因此朱由检被视为亡国之君。然而,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明朝的真正覆灭是在1661年,当时南明的永历帝朱由榔被吴三桂杀害,因此有人认为朱由榔才应被称作亡国之君。
无论是朱由检还是朱由榔,他们实际上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当然,这也意味着他们之间存在血缘上的联系。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位历史人物。
首先,朱由检是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作为统一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同样也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还有明穆宗朱载垕的曾孙。他与明世宗朱厚熜有着远支的血缘关系,是其玄孙。此外,朱由检还与兴献王朱祐杬、明宪宗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明宣宗朱瞻基及明仁宗朱高炽等多位明朝皇帝都有血缘联系,因此,他是朱元璋的第十一代孙。
接着,朱由榔这个名字则与南明末期的局势密切相关,他是南明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在明朝失去统一地位后,朱由榔成为割据南方的傀儡皇帝。他是桂端王朱常瀛的第四子,一样拥有显赫的家族背景,明神宗朱翊钧是他的祖父,明穆宗朱载垕是他的曾祖,而明世宗朱厚熜则是他的高祖等。换句话说,朱由榔同样是朱元璋的第十一代孙。
尽管朱由检和朱由榔都隶属于朱元璋的嫡系后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愈发疏远,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祖宗十八代”的范畴,甚至远远超过了“五服”的界限。
透过明朝皇帝的世系,我们能够观察到明朝共分为四个主要分支。第一个分支为朱标一脉,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传至朱文正皇帝朱允炆这一代,后被其叔祖朱棣通过兵变夺取。第二个分支是朱棣一脉,传承至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及明英宗朱祁镇等六位皇帝,待到明武宗朱厚照无嗣后,皇位转移至朱厚熜之上。第三个分支为朱厚熜一脉,传至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四位皇帝,最终由朱由检继承。最后一个分支就是朱由检这一脉,延续至其个人。
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明朝所形成的四个主要分支,其一是自然传承,另三则因其他诸多因素,特别是因前一个大宗无子嗣的情况,最终将皇位传承到本应属于小宗的朱厚熜及朱由检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