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的妹妹糜夫人,是刘备的妻子,曾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而刘封,身为刘备的义子,亦是一位能征善战的优秀将领。在蜀汉阵营中,刘封和糜芳都身处于较高的地位。然而,他们的人生转折点在关羽北伐期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糜芳因遭到吕蒙突袭而选择开城投降,而刘封则因战斗失利返回成都,最终遭刘备执行死刑。
那么,糜芳和刘封的命运为何有如此不同呢?糜芳投降东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已经消减,内心对未来无望;其次,他缺乏有效突围的能力,只能选择降敌以保全自身。糜芳出身于世代经商的家庭,曾是徐州牧陶谦的麾下,他家中的光仆役众多,气候良好,生活富足。
出生于这样的富庶环境,糜芳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家庭背景优越得多于刘备这样的草鞋贩子。公元195年,徐州牧陶谦因病去世,糜芳与哥哥糜竺一同投靠刘备。在接下来的十多年中,刘备因内外困境屡次失去立足之地,糜芳兄弟不得不随他历经风雨,期间也饱尝了诸多苦难。
尽管历经困厄,糜芳却始终没有背弃刘备。即使被提升为曹操的彭城相,享誉安逸生活的机会,他依然选择放弃辞官,陪伴刘备继续征途。终于在刘备带领队伍艰苦奋斗后,建立了自己的地盘,糜芳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在江陵时,他偶尔会受到关羽的轻视,心中不免有些委屈。公元219年,关羽发起北伐襄樊,糜芳因未能及时筹备军用物资而遭到关羽的严厉警告,心中惶恐不已,也渐渐滋生了不满情绪。
就在此时,东吴名将吕蒙发动袭击,傅士仁选择了开城投降。糜芳在坚守了一段时日后,意识到自己无法突围,并且也无法等到援军,最终不得已选择投降,以求保命。相较之下,刘封尽管因关羽失败受到刘备的责备,但他内心并未过于在意。在关羽败亡之前,刘封屡次立下战功,成了刘备的重要倚仗,他自信义子的身份可以为自己提供保护。
然而,当叛将孟达及其部下围攻使刘封战败后,他依靠自己的勇猛努力突围,勉强逃回成都。起初,刘备仅对刘封进行了责备,并未打算重罚他。但此时,诸葛亮突然出面劝进,指出刘封性格刚猛且不易服管,有借机铲除之意。刘封临死亡前,内心充满悔恨,懊悔自己未曾陪同孟达一起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