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写道:
在后宫中,唯一能够制止我顽皮捣蛋行为的人,便是我的乳母王焦氏。她正是我在西太后面前泪流满面呼喊要找的那位可亲的嫫嫫。尽管她一个字也不识,也不会向我讲述什么“仁恕之道”或者历史上的明君事迹,但当她劝导我的时候,我总觉得她的话充满了分量,让我无法拒绝。
提到王焦氏,那个唯一能够劝诫溥仪的人,大家有没有想过她的模样呢?今天,历史君特意整理了一组王焦氏的老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若您喜欢,记得点赞支持哦!
第一张照片中,是在醇王府任职的溥仪乳母王焦氏的形象。王焦氏出生于1887年,也就是光绪十三年,她的家乡是直隶河间府丘县。王焦氏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16岁时,因父母无力抚养,她被迫半卖半嫁给了北京的一位王性差役。然而,她的命运并不幸,刚嫁过去便生下了孩子,而丈夫很快便去世了。后有公婆需要照顾,前有幼子待抚养,一家人陷入了困境,生活几乎无以为继。为了养活自己,她不得不应聘做乳母。就在此时,溥仪降生于醇王府,急需乳母。王焦氏去应聘,最终因乳汁丰盈和长相端庄,被府邸选中。
通过这张珍贵的老照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年轻时的王焦氏,额头饱满、面庞圆润,虽身为平民,但仍显出一丝端庄与稳重,身体也十分结实。她在宫中细心照料着小溥仪。
不久后,王焦氏绝望地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使得她在这个世上变得孤苦无依,之后便专心哺育溥仪。王焦氏性格直率、纯真、善良且勤劳,她在宫中辛勤抚养溥仪长达九年,始终用母乳滋养着这位即将成为末代皇帝的孩子。然而,当溥仪渐渐长大,不再需要母乳时,王焦氏却被视作“无用之人”。
宫中那些妃嫔们对年事已高、体弱多病的王焦氏十分不满,将她赶出了紫禁城。这使得孤单的王焦氏不得不流落在北京,生活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
然而,溥仪始终对这个乳母心存挂念。当日本人筹建伪满洲国时,他们决定将溥仪接到东北。出于对乳母深深的感激,溥仪命人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王焦氏,并将她迎到了长春。从此,她终于有了可以栖身的地方。
王焦氏在长春度过了余生,直至民国三十五年,也就是1946年,她才平静去世。在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见到溥仪的侍母张氏。
笔者感言:
从小失去亲生母亲的溥仪,继位后更是与所有亲人隔绝,每天面对的皆是太监与宫女,这种生活显然是非正常的。然而,他的乳母王焦氏却是一个浑然有情感的人,可想而知,溥仪对她念念不忘,称颂不绝的原因。亲爱的网友们,看完这组珍贵的老照片后,您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我们期待看到你们精彩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