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大将军是清朝时期设立的一个高阶武将职位。在清朝漫长的历史中,共有九位抚远大将军担任过此崇高的职务,他们均为朝廷的重要人物。这九位大将军分别是谁,他们的最终结局又如何?
首先我们要提到的是1655年出生的爱新觉罗·鄂扎,他从小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尽管与其他抚远大将军相比,他的声望和成就略显不足,但他的贡献同样值得历史铭记。遗憾的是,在1699年,由于懒惰的态度,他被解除职务,并在1702年去世,结束了他短暂而又平凡的一生。
接下来是马佳·图海可,这位出色的将领在康熙帝统治的第13年,因其卓越的能力获得了皇帝的赏识。由于他在平定吴三桂叛乱中的杰出表现,康熙皇帝亲自封他为三等功。此后,雍正皇帝对他亦十分厚待,便直接给予他在太庙享受香火的待遇,显示出对这位将领的充分肯定与怀念。
第三位是爱新觉罗·福全,他是顺治皇帝的第三子。当康熙帝继位后,他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福全与康熙皇帝的关系极为融洽,甚至在福全去世之时,康熙无法抑制悲痛痛哭失声,并命令皇宫画室为他绘制了一幅两兄弟在树下乘凉的画作,以此来纪念他们深厚的感情。
第四位大将军是董鄂·费扬古。他的姐姐是顺治皇帝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凭借在三藩叛乱中表现出的卓越战功,他在康熙34年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地位显赫,备受重视。
第五位是康熙皇帝的第十四子,也就是雍正皇帝的弟弟。虽然他因战功显赫而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但在雍正继位时参与了叛乱。尽管他是皇帝的亲兄弟,依然未能逃脱处罚。雍正登基后,他被派往守卫皇陵,随后又因种种原因被监禁。
第六位是爱新觉罗·延信,在西藏跟随十四阿哥出征,然而由于受到雍正皇帝的不信任,他与十四阿哥一样沦落至囚牢。在雍正六年,他病重去世,留下了历史的叹息与遗憾。
第七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年羹尧。在九子夺嫡之际,年羹尧站队选择了雍正皇帝,因而受到重用。年羹尧在雍正执政期间,屡次取得胜利,战功卓著。但随着时光推移,他逐渐变得恃宠而骄,最终在雍正三年被正式列出92条罪状,遭到赐予自尽的严厉惩罚。
第八位大将军是马佳·图海的孙子,他在雍正九年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不过,他并未展现出出色的指挥才能,最终因耽误战机,遭到雍正皇帝的问斩,其结局令人唏嘘。
最后一位抚远大将军是崇安,他的任期也是最短。在马尔赛因为受到雍正处决之后,崇安顶替了他的职位,但在尚未满一年时便因病去世,终年仅29岁,成为所有抚远大将军中年纪最轻的一位,也显得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