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与胡适反目的国学大师:批评盲目西化的一席话,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创始人
2025-09-10 06:03:45
0

按照现代的历史叙述方式,中华文明似乎很难与西方文明相提并论,至少在表面上如此。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自然经济模式,以自给自足为主,而古希腊则是以商品经济为核心,且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跨海贸易,航行范围之广令人惊叹。

如今,在许多学科领域,西方人物的名字几乎成为了知识的代名词。我们很少看到中国人名被用来命名学术成就,这似乎让人产生了一个误解:科技与文明的进步几乎是西方的专利。

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所谓的“中国对世界贡献几乎为零”这一极端看法,甚至有些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值得一提的价值。但问题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庞大国家,难道真的是一无是处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为何在过去两千多年里,中国的科技、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直位居世界之巅?这一悖论,胡适曾和国学大师钱穆产生过激烈的争论,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

傅斯年,作为著名的历史学家,曾担任北大校长。他对钱穆的态度尤为直接,“我从不读钱某书文一字”。这里的“钱某人”指的正是国学大师钱穆。傅斯年之所以这样说,部分原因是他是胡适的学生,而胡适与钱穆有着长达半个世纪的恩怨。学者李敖曾提到:“在胡适有生之年,钱穆未能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我始终认为这对钱穆不公平。钱穆在古典学问上的成就,比姚从吾等学人更该先被选为院士。”

但问题是,钱穆对胡适极为敬仰,两人也曾是北大的同事。为什么最终他们会反目成仇呢?这一原因复杂,网络上的一些分析倾向于认为这是由于误会,但我认为,他们之间的矛盾,更多源于对学术方向的不同理解。胡适主张西化,并力图用西方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而钱穆则始终坚持国学立场,力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根本性的分歧,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双方的决裂。

胡适是一个深受西方影响的人,虽然他是否主张“全盘西化”在学界有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的立场偏向于西化。他主张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认为中国的历史在西方学者的视角下,往往显得不那么可信,他甚至认为夏商、西周等历史没有确凿证据,类似的观点在西方学者中也有共识。

与胡适相反,钱穆没有受过正式的大学教育,但他却精通国学,被誉为国学大师和“一代宗师”。他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旗帜鲜明地支持新儒家的现代化。他的《国史大纲》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的,目的是为中国复国之后提供文化支撑,他坚信只要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没有消失,中国就不会灭亡。

因此,胡适与钱穆的分歧,尤其是在历史观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傅斯年虽然也是倾向于西化的学者,但他也不相信中医等中国传统文化,这使得他和钱穆之间也难以产生共鸣。当然,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双方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民国时期,由于中国处于衰弱状态,许多知识分子倾向于崇拜西方,认为中国的文明一无是处。胡适曾经提到,中国在道德、文学、音乐、身体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甚至有一些人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这种倾向使得钱穆作为一位深入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学者感到愤怒,并对这种盲目崇拜西方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如今读来,钱穆的观点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具体来说,钱穆批评道,当时的许多人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文化,这不仅让中国显得一无是处,而且还使中国沦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以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例子来看:

首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真的是“自然经济”吗?史书记载中,管仲、陶朱公、吕不韦等人都曾进行跨国贸易,许倬云也考证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商品经济十分发达,尤其是在都市发展和总人口规模上,中国古代的都市建设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那时的中国如何能被视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反观西方却被称为“商品经济”?

其次,古代中国真没有科学贡献吗?以数学为例,古代中国的数学在明朝时期已经接近微积分的前沿,达到了微积分之前的巅峰。然而,在西方的语境中,古代中国的数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力,教科书中很少有中国数学家的名字。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来衡量,西方的数学也远远落后,微积分之前的西方数学基本可以说一无是处。

总之,如果我们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评判中国文化,那么自然会觉得中国一无是处,但如果用中国自己的标准,比如以“仁义”来衡量西方,那么西方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或许只能说西方仍处于“野蛮时代”!

在这个话题上,还有几个值得思考的层面:首先,尽管钱穆的批评已经有百年历史,但如今,许多国内的专家学者依然习惯于用“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来看待中华文明,甚至有不少观点已经被写进了教科书,这种偏见不仅贬低了中华文明,也让中国逐渐变成了西方文化的“附庸”。

其次,站在传统的角度来看,元清时期中国未曾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没有中断。如果我们今天忘记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而完全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那么真正的“亡国”或许就会降临。届时,尽管我们可能拥有强大的物质力量,但精神和文化的空虚,却会让我们轻易被他人所吞噬,正如苏联的崩溃一样。

相关内容

组团去广东潮汕纯玩两天要多...
假期来临,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美食和迷人的自...
2025-09-10 09:03:52
耍到不想走的成都千年古镇,...
◀ 公园城市 幸福成都 ▶ 溪水穿镇而过 明清老房尚有人家 烟火气...
2025-09-10 09:03:32
邂逅成都版“小洱海”!红杉...
踏入这片秘境,我才懂得什么是 “人间仙境”。 最近发现了一处藏在成...
2025-09-10 09:03:22
广东潮汕两天一夜旅游人均花...
前段时间,我一直心心念念着去潮汕旅游,那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美食诱惑的...
2025-09-10 09:03:04
原创 ...
在三国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里,关羽失荆州无疑是一个极具震撼性的重大事...
2025-09-10 09:02:54
原创 ...
类别:历史,内容:韩信的军事天赋如何卓越?以小胜大,三万汉军克敌二...
2025-09-10 09:02:51
原创 ...
一个人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比命运本身更为重要。——洪保德 我国有...
2025-09-10 09:02:46
原创 ...
《三国》一书中最让人感到激动与快意的,莫过于那面鲜艳的红色旗帜,它...
2025-09-10 09:02:38

热门资讯

原创 欧... 北京时间9月10日,2025年男篮欧洲杯继续淘汰赛争夺。在今天,8进4的比赛率先进行了两场。 以下是...
世预赛-C罗点射加冕历史射手王... 北京时间9月10日02时45分,2026年美加墨世预赛欧洲区F组第二轮展开角逐,葡萄牙做客布达佩斯普...
原创 孙...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也正是由于这部影响深远的巨作,使得中国历史上的...
原创 此... 努尔哈赤被誉为大清的奠基人,他的传奇人生从一个奴隶起步,凭借着十三富的盔甲以及出色的策略嗅觉和高超的...
原创 垓... 对于“兵仙”韩信而言,所谓的“十面埋伏”并不是一项出奇制胜的高深战术,但对于他个人而言,却是最稳妥、...
原创 刘... 糜芳的妹妹糜夫人,是刘备的妻子,曾在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而刘封,身为刘备的义子,亦是一位能征善战的优...
原创 溥...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写道: 在后宫中,唯一能够制止我顽皮捣蛋行为的人,便是我的...
原创 大... 在《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深刻地揭示了英雄与坐骑之间的紧密关系:“人中吕布,马...
原创 区... 当赵国作为众多诸侯之一在战斗中成功击败了匈奴人,使得他们不敢再南下放牧时,令人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为什...
原创 我... 这个问题必须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背景来加以分析,因为各个时代都赋予了这一问题不同的意义和影响。 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