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热议。许多人幻想着穿越回明朝成为一位王爷,也有人期望穿越未来,改变世界。而在穿越题材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王莽与刘秀这一对历史上的“CP”。身处那个动荡时代,拥有现代思想的王莽试图独自推动社会改革,结果却遇到了“位面之子”刘秀,最终被打得节节败退。刘秀的传奇经历也因为过于出奇,导致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显得不够突出。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另一则历史上独特的穿越故事。不同的是,这次的穿越者不是某个历史人物,而是一支整支军队。
公元383年,太元八年八月,淝水之战爆发。在这场战役中,苻坚的部将梁成率领五万兵力驻扎洛涧,而谢玄则派遣刘牢之带领五千精兵前去阻击梁成。由于两军的兵力差距悬殊,刘牢之深感形势不利,便请求东晋朝廷提供援兵。东晋朝廷马上派遣王蓬率领1500人,赶往支援刘牢之。
王蓬带领的军队在赶到距离洛涧不远的芒阳时,天色已渐晚。为了避免遭遇前秦军的埋伏,王蓬决定让军队原地驻扎,暂时休整一晚,第二天再继续前进。就在军队准备埋锅做饭,进行例行的休整时,负责侦察的前方斥候突然带回了消息:前方发现了一支不明身份的军队,人数大约有200人。
在当时,洛涧周围驻扎的军队只有晋军和前秦军,如果不是自己人,那便只能认为是敌人了!王蓬决定提前设伏,待不明军队靠近时准备突袭。随着敌军逐渐逼近,王蓬忽然大喝一声:“放!”随着命令下达,晋军的弓箭手纷纷放箭,弓弦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箭雨如同倾泻而下,瞬间将敌军射得人仰马翻。敌军完全没有准备,惨遭重创。
然而,这支敌军依旧表现出了高水平的训练,迅速稳定军心,并开始组织有序的反攻。尽管晋军有兵力优势,但也付出了相当的伤亡。最终,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晋军获胜。当晋军清理战场时,他们却发现,这支敌军他们从未见过,甚至连外貌也与中国人有所不同,甚至不像是匈奴人。因为敌军成员皮肤白皙,金发碧眼,鼻梁高挺,典型的欧罗巴人种。当然,那个时代的人们并没有“欧罗巴人”这一词汇。
在他们残破的军旗上,赫然写着“常胜军”三个字。王蓬对这个“常胜军”感到十分陌生,完全没听说过秦军中有这样一支部队。更令王蓬感到奇怪的是,敌军的武器与他们之前见过的任何部队都大不相同。据唐代李淳风在《六朝遗事》中记载:“有器鸣,火焰出,声震于野。北府兵有中火焰者,遂仆地,血流不止。”这显然描述的是后世的“火枪”!然而,火药是在唐朝炼丹术中偶然发现的,火枪的发明应该在南宋时期,而怎么可能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呢?
尽管困惑重重,王蓬依旧没有时间多想,急忙整理战场,继续赶往支援刘牢之。当他赶到刘牢之所在时,战争已经结束了,刘牢之获得了胜利。然而,王蓬却惊讶地发现,他的军队竟然比预定时间晚了整整三天。自己明明没有停歇,为何会迟到三天呢?这一切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把这件奇怪的事情记了下来。
多年后,后人根据王蓬的描述,终于找到了当初与其交战的敌军的真实身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为了抵抗太平天国的进攻,与商人以及英法等外国军官联合,组成了一支雇佣兵部队,这支部队正是“常胜军”。这支由戈登领导的常胜军在与太平军作战的过程中屡战屡败,最后甚至在与太平天国康王汪海洋的交战中全军覆没,仅剩下200多人,在戈登的带领下狼狈逃亡。
据《太平战纪》记载:“至霍山(晋时芒阳),遭袭,戈登仓皇逃逸。后转赴苏州,重募士兵,会合李鸿章,攻击常州太平军护王陈坤书部。”戈登带领的200多名士兵进入芒阳后,竟然在不知不觉中遭到埋伏,最终全军覆没,戈登唯一幸存。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死亡的士兵,尸体竟然都未曾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