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七雄之中,燕国是最为资历深厚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打败商朝后,将其弟姬奭封于燕地,这位被封为燕召公的人,开启了燕国的历史。尽管在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力相较其他六国并不突出,但作为七雄之一,燕国还是参与到了那场激烈的战国争霸。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有白起、王翦,赵国有李牧、廉颇,那么燕国的名将有哪些呢?
一、乐毅
要说燕国最著名的将领,乐毅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乐毅的先祖乐羊曾是魏文侯的手下猛将,因攻下中山之地而被封为灵寿的封地。乐羊死后被葬在灵寿,乐氏的后代从此在此扎根。尽管中山一度复国,但又很快被赵国的赵武灵王征服,乐毅也因此成了赵国人。
乐毅从小聪慧,热爱兵法,赵国曾有人推荐他出任官职。直到赵武灵王在沙丘被围困致死后,乐毅才离开赵国,前往魏国。后来,他为魏昭王出使燕国,燕昭王以礼相待,乐毅推辞之后,终于献上礼物,表达了自己愿意归顺燕国的心意,燕昭王便任命他为亚卿,乐毅也因此在燕国有了长时间的施展空间。
公元前284年,乐毅在济西之战中率领燕国与其他四国联军,一举击败了当时处于巅峰时期的齐国,这场战役让乐毅声名远扬。战后,他继续带领燕军征服齐国70多座城池,差一点就彻底摧毁了齐国。然而,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后,因其疑虑重重,乐毅被迫离开。乐毅随后投奔赵国,成为了赵国的贵客,最终在赵国度过了余生。
二、骑劫
骑劫作为燕国的将领,他的故事却是充满了遗憾。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决定让骑劫接替乐毅担任燕国的大军主帅。然而,骑劫的初次出征并不顺利。那一年,齐国的大将田单与骑劫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田单凭借巧妙的计谋设计和即墨的兵力,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在这场灾难性的战斗中,骑劫战死沙场,田单则趁机追击败军,成功收复了燕国占据的多个城池。此次惨败使得燕国的军力大受打击,也导致了燕国的颓势加剧。
三、剧辛
剧辛原本是赵国人,他的名字在燕国历史上同样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早在赵武灵王时期,剧辛便是赵国的一名优秀将领。但在得知燕昭王招贤的消息后,他毅然决定离开赵国,投奔燕国。之后,剧辛与乐毅等人一同辅佐燕昭王推行变法,帮助燕国逐渐崛起。乐毅离开后,剧辛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了燕国的重要人物。
公元前243年,赵国在连续与秦国交战后元气大伤,尤其是当廉颇也离开赵国时,剧辛认为这是一个出击的好时机,于是带领燕国军队进攻赵国。然而,他轻敌冒进,最终在与赵国的庞煖对阵时惨遭失败。此次战斗不仅导致剧辛丧命,还使燕国损失了数万大军,这对于原本就衰退中的燕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四、秦开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一直在与北方的匈奴作战,而燕国则要与东胡进行较量。秦开,这位来自鲁国的将领,便成为了燕国对抗东胡的重要人物。秦开精通东胡的风俗和作战特点,在燕昭王即位后,他被赋予了击败东胡的重任。公元前300年,秦开带领燕军大破东胡,迫使其撤退了超过千里。这场胜利帮助燕国获得了大片疆域,并促使燕国设立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五个郡。燕长城的修建也在此时得到了大力推进,秦开无疑为燕国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乐乘
最后,我们不能忘记乐乘这位将领。乐乘与乐毅、乐间是同族,生卒年不详。乐乘早年便在燕国担任将领,并在公元前256年击败了秦国将领王龁。然而,在公元前251年,乐乘带领燕军攻打赵国,却惨遭失败,最终被赵军俘虏。在赵国,他被赵孝成王封为武襄君,开始了在赵国的余生。
这些燕国的名将们,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并非总是得胜,但他们在战国时期的风云激荡中,毫无疑问地展现了燕国的力量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