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宋代词人杨洪所作《临江仙》中的名句,描述的是英雄的兴衰与历史的变迁。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关羽和张飞结义桃园,从此踏上了传奇的征程。此时的关羽和张飞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武将,武艺高强、勇猛无敌。
然而,如果我们追溯到他们的早年生活,会发现他们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出色。刘备只是一个织席贩履的小商贩,关羽则以卖绿豆为生,而张飞则是一个卖猪肉的普通人。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能在历史的舞台上成为威震一时的英雄呢?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当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很多文学手法,其中“欲扬先抑”便是常见的手段。所以在真实历史中,关羽和张飞的成长轨迹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传奇。今天,我们来更深入地探讨一下他们在历史中的真实面貌。
东汉末年,董卓篡权,天下的诸侯纷纷联合起来讨伐他。诸侯们在汜水关前与董卓的先锋将领华雄对峙,形势一触即发。第一个出战的是勇猛的俞涉,但与华雄交锋不到三回合便被斩于马下。接着,韩馥麾下的潘凤也上阵,但最终亦不敌华雄,被斩杀,十八路诸侯为之一震。
正当所有人都在惊愕时,一个身高九尺、胡须长达二尺的大汉出现在了众人面前。他就是关羽,刘备的义弟。虽然只是一个马弓手,但因为袁术的不屑,关羽并未得到重用。幸好曹操及时出手,倒了一杯酒为关羽壮行。当时,关羽说了一句:“酒先放在那儿,我去去就来。”就在大家为他捏一把汗时,关羽竟然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了,毫不犹豫地将其丢到地上,并一饮而尽曹操的酒。
华雄之死,令李肃赶紧向董卓报信。经过商议,董卓决定派遣李儒和吕布领兵二十万前来迎战。但在大战前,吕布率先带领三千铁骑进行试探,站在城下大声叫阵。他手持方天画戟,骑坐的赤兔马也是英气逼人,十八路诸侯无一不为之震惊。接下来,方悦出城迎战,但在不到五个回合的交锋后便被吕布一戟刺杀。随后,穆顺和武安国先后出战,也都被吕布一一斩杀,吕布的武力可见一斑。
稍后,公孙瓒挑战吕布未果,险些被其斩杀。就在此时,张飞登场,他怒斥吕布为“三姓家奴”,气氛顿时紧张起来。两人开始了激烈的战斗,张飞与吕布打了五十多个回合,虽然张飞逐渐处于下风,但关羽及时支援,两人连战三十回合,依然未能将吕布击败。最终,刘备也亲自出马,三人联手围攻吕布,吕布终于体力不支,逃回了家中。
这些场面无疑是《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时刻,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都堪称英雄的壮举。然而,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明明没有显赫的武功背景,却能迅速成为历史上的超级英雄,甚至比那些有名的老将还要强?
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其实很简单。古代的河北北部多为边疆,生活环境恶劣,盗贼、游牧民族的威胁使得当地民众的生存环境十分艰苦。在这样的乱世中,能够活下来的,都是身强体壮的人。刘备、关羽和张飞分别来自涿郡和河东郡,身为边郡之人,他们的成长环境注定了他们不可能是普通的文弱书生。
在那个时期,河北北部的鲜卑、乌桓等部落频繁入侵,使得边境战事不断,生死存亡之际,自然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保护自己。正如马超那样,少年英才的他,成长在西凉的战火中,未修得一身武艺很难生存下去。这也是为何汉唐时期会涌现出大量英勇的将领,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的法则便是“适者生存”。
除此之外,天赋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关羽、张飞和刘备三人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身体素质。例如,关羽身高八尺,张飞也是一位身材高大、体力过人的英俊大汉。相比之下,吕布的身高则更加惊人,约为东汉末年度量衡标准下的2.3米左右,这样的身高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尽管《三国演义》将刘备描绘成了一个从事织席贩履的小商贩,关羽出场时是一个卖绿豆的,而张飞则是个屠夫,但《三国志》中的史实记载却有不同的版本。刘备来自涿郡,当时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史书上并没有将刘备的出身简化为织席贩履,他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个小头目,与当地的黑帮头目无异。历史中提到,涿郡的巨商苏双平也曾资助刘备,这样的背景可以看出,刘备并非完全是一个无所依托的小人物。
至于关羽的背景,历史上也有记载,关羽在早年因杀人逃亡,最终来到了涿郡。关羽所杀的对象是一个地方恶霸,关羽成功突破了恶霸的保镖,最终将其斩杀。这一战的成功,使得关羽不仅赢得了声誉,更证明了他早期便具备了不凡的武艺。
张飞则与刘备、关羽不同,他并非一个普通的屠夫。事实上,张飞出生于涿郡豪门,家族背景显赫。为了保住家族产业,他从小便开始学习武艺并结交江湖人士。张飞的妻子还是夏侯霸的堂妹,夏侯霸是夏侯渊的儿子。张飞因此得以接触到更广阔的江湖世界,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刘备,最终与刘备一同建立了事业。
综上所述,刘备、关羽和张飞并不是凭空冒出的英雄,他们的成长和背景都受到那个时代环境的影响。通过艰苦的生存挑战,他们在战斗中不断磨练,最终成为了威震一时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