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见“清华园”三字后,长叹一声:字写得真不错,可惜人品不行
创始人
2025-09-08 05:34:05
0

六岁的孩子竟然成了亡国皇帝,这不是童话故事,而是真实的中国历史。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在太和殿宣读退位诏书,三百年的大清王朝说塌就塌了。一个年幼的孩子被裹挟进历史的洪流,只因背后攒动着巨大的权力博弈。溥仪的悲剧结局到底是偶然,还是有人早已安排好?是谁推动着帝国大厦轰然倒塌?我们真的看清了这场剧变背后的真相吗?

有人觉得清朝灭亡是历史的必然,有人却说,一切都拜慈禧太后和她的“叶赫那拉家族”所赐。两边的说法,针锋相对。慈禧一手遮天,满朝文武都成了她的“听话娃娃”,稍有点不同意见,不是流放就是斩首。皇位继承人不是看能力,先看是不是沾她家的亲。光绪、溥仪,一个个成了摆设,就连大臣也是自己人当道。可真的是慈禧统治下的亲信无能,还是有人故意让国家走向毁灭?等你往下看,还有更猛的料没说呢。

要说大清晚期的那些故事,真是一层皮包着一层皮。想当初,溥仪三岁进宫时,恐怕连自己要干啥都搞不清楚。其实他成皇上的原因,说白了就是家族“混得好”。溥仪的爹摄政王载沣,是光绪的亲弟弟,这门亲戚关系和“业绩”关系一样重要。慈禧老太太眼里,叶赫那拉家的人才是可靠的。剑柄得牢牢攥在自己手里。外人想插手?做梦!

这样朝中大臣也变成了慈禧专用班底。那桐是谁?清末靠家世吃饭的典型。他和慈禧是一家人,都是叶赫那拉的。本事不是没有,家族背景更硬。有人说,那个年代想升官最值钱的不是脑袋,是“亲爹姓啥”。1899年,他一进朝廷,就顺风顺水做到了户部主事,混得风生水起。普通老百姓眼里,这些大人们在“折腾”,但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有人感叹,这些达官贵人只会为自己打算盘,百姓的命算什么?

后来有一阵,事情好像不那么闹腾了。八国联军一来,慈禧跑了,剩下那桐坐镇紫禁城,看起来很稳。他要撑着大局,安抚各方,还要应付列强。外头的老百姓还以为宫里有点良心,能为国家扛一扛。可是,谁能想到,谈判桌上,为了自己家那点好处,人家直接开价。日本人许诺,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上签字,赏你二十万两黄金。那桐和奕劻居然还嫌少。他们不是考虑国家,而是觉得“凭啥只给我这点?”在这场朝堂的“独角戏”里,百姓的死活根本没人问。表面看好像还有点“共识”,其实大楼随时都能坍塌。

结果,大家刚以为事情告一段落,谁想来个大反转。那桐和奕劻为啥最后肯签字?不是被什么大义感动,而是日本人加价到40万两黄金。国家的脸面、土地、主权,在他们眼里都比不过实打实的金银珠宝。这种“明码标价”的卖国行径,让大清的底裤彻底被扒了。在外交场上,清政府的官员不是为了维权斗争,而在为自己争小灶。他们还把这当本事,回头慈禧居然夸奖说是保住了满清!想想这些伏笔:慈禧一味用自己家族,权力上下联手,外头列强看你软弱,一层层靠拢,最后大家一起薅羊毛。你说这不是自掘坟墓,什么才是?

八国联军一退,慈禧带着光绪灰头土脸回到紫禁城,朝堂重拾表面安稳。那桐不但没被追究,还获得新升职——外务部左侍郎。新一轮的分赃继续,老的贪腐刚被揭开,新的更隐蔽。清政府好像已经习惯了这种“平静”——你贪你的,我吃我的,日子一天天混过去。可外面的世界早就天翻地覆,清王朝跟不上时代,内外交困。

纸终究包不住火。袁世凯逼宫,溥仪退位。老百姓盼着能出个清官,翻转下局势,可每次都发现,宫里那些“能人”心里只有自己的“腰包”,没有苍生。政敌间的分歧越来越深,朝堂扯皮,国家就只能泥足深陷,和解的可能几乎无望。

说到那桐这个人,世人只记住他字写得不错。在清华大学还留下了“清华园”三个大字,书法界算一流。可书法好的人性格就一定好吗?清华园里的大字越看越威风,可谁想到这手字的“主人公”,卖国求荣是把好手。启功大师都摇头:字写得好,人却是那副嘴脸。不就是仗着自己姓叶赫那拉嘛,真把金字招牌当成高人一等的惟一理由?要我按反方说法夸一句:那桐先生字好看,卖国卖得也漂亮,名留青史,教科书上定有你的“一席之地”。果然,只要会投机,字写得好坏无所谓,历史就会“奖励”你一顶丧权辱国的高帽。

讽刺的是,清朝一群书法大家、风雅名流,最后被自己家老一套害死,不是才华没地方用,就是本事全用歪了。就算“颜筋柳骨”,也抵不过满朝权贵一夜之间散尽的官场套路。要是大家都跟启功那样做人,清末历史想必不会这么让人想拍桌子。

话说回来,清华园三个字挂在门口成了“精神地标”,但写字的人却是卖国代表。您觉得,一个人要是道德败坏,该不该被永久“封杀”?还是应该“艺德分开”,我们依然得欣赏他的书法?你站哪一边?你觉得历史该怎么记住这样的人?快来评论区聊聊,你心中的那桐该打几分?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66年,李宗仁回到祖国后不久,偶然翻阅报纸时,他看到了有关40年代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让他惊愕不...
原创 课...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务必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按钮。这样不仅能让您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让您感...
原创 《... 《藏海传》平津侯府的小少爷庄之行,京城中有名的纨绔子弟,每天吃喝玩乐,看似无忧无虑,实则背后藏着无数...
原创 玄... 李渊凝视着眼前的儿子秦王李世民,旁边站着一脸严肃的尉迟敬德和裴寂等武将,他们的坚持和不容置疑的态度让...
原创 为... 写作并不容易,每一位作者都在默默付出,日复一日地撰写文字,只为维持生计。我们希望各位亲爱的观众们,能...
原创 主... 何鸣的命运与“漳浦事件” “同志们,为什么抓我?”何鸣焦急地问道。 “不仅要抓你,还要杀你!”一名...
西周青铜器柞伯簋,三千年前的“... 河南博物院展柜内,柔和的灯光倾泻而下,落在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皿上:鼓腹圈足,两侧有耳,底部有喇叭形...
秦商再启航!2025年秦商大会... 2025年秦商大会在西安召开 创新创业闯天下,秦人秦商勤奋进。今天(5月20日)下午,主题为“温暖奋...
原创 读... 太平天国是一段离经叛道又充满矛盾的历史,而在这段历史的中心人物洪秀全身上,也隐藏着一个看似矛盾的问题...
原创 鲁...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将能方便地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能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