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和日本,算得上是我们国家的“老邻居”了。如今,日本和韩国的形象,大家大多会把它们看作是美国的亲密盟友,尤其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韩的经济得以蓬勃发展,顺利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回望上世纪,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期间,韩国和日本曾与我们是敌对关系。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国和日本之间可谓仇敌关系,然而战后两国却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谅解。日本成为了美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战略基地,而朝鲜战争后,韩国也依附于美国,长期以来都被视作美国的傀儡。
尽管我们常将这两个国家看作美国的“帮手”,但实际上,韩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一直并不融洽。在上世纪,两国之间在经济领域发生过许多摩擦,尤其是在科技和电子制造业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日本和韩国都与美国关系密切,但它们在某些方面的争斗却不可避免,尤其是在技术竞争的激烈争夺中。
说到电子科技产业,当前仍然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占据着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美国在电子与科技产业上的优势,使其成为全球创新的中心,而制裁政策更是美国用来施压其他国家的重要工具之一。例如,中国的华为便深受其害。
华为作为中国的科技先锋,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技术,虽然在面对美国严格制裁时,依然在全球市场中坚持下来。即使美国采取极端手段,限制华为获取5G技术,华为依旧通过自主研发度过难关。
然而,在美国的制裁计划进行时,日本和韩国之间的经济战却爆发了。这场冲突,焦点集中在半导体产业上。二战时期,日本已经是全球工业化程度最为成熟的国家之一,其工业水平与技术实力遥居世界领先,而当时的韩国与中国相似,仍然处于农业经济为主的状态,远远落后于日本。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的索尼、佳能等品牌在全球工业与电子科技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韩国的三星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了强大的电子科技能力。尽管如此,日本的工业化进程显然领先于韩国很多年,为什么两国的竞争依然如此激烈呢?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主要以宽容和合作为主,这使得日本的工业基础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成为美国在亚洲战略中的一个重要后勤支点。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日本通过向美国提供大量军备物资获利,而韩国在朝鲜战争中则处于落败的状态,经济和军事能力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1946年,日本的索尼成立,而韩国的三星直到上世纪60年代还只是一家生产化肥的工厂,尚未涉足电子产业领域。三星的早期发展几乎依赖于日本的技术和流水线生产模式,专注于冰箱、电视等基础电子产品的制造。
进入美苏冷战时期,日本积极发展电子科技产业,在完善的工业化基础上,索尼每年向美国出口成百上千万台电子产品。而韩国,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小、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尽管初期电子产业并不发达,但随着日本科技产业的崛起,三星的创始人李秉喆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制造行业的巨大商机。
李秉喆对半导体行业的前景做出了精准预测,电子产品的普及会让其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三星不仅是韩国经济的支柱,它对国内GDP的贡献占据了四分之一以上,成为影响力巨大的一家公司。自1969年起,三星便开始进军电子产业,凭借强大的人才吸引和技术引进,迅速摆脱对日本技术的依赖,独立发展,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成功跻身全球电子产业的领先阵营。
日韩之间的这场经济竞争可以说并非简单的国家之间的争斗,实际上也离不开美国的影响。在上世纪中叶,美国的半导体产业曾一度处于落后状态,因此美国开始扶持三星,期望借此挑战日本的垄断地位。日本在面对这一局面时,选择了通过价格战来压制三星和韩国企业,但却事与愿违。
日本选择通过降低电子产品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认为这样能有效地挤压三星的发展空间。然而,日本通过价格战的首要打击对象并非韩国,而是美国市场。在那个时期,卡西欧、索尼等日本品牌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极高,日本的低价策略反而让美国的电子市场遭遇了冲击。
美国并未坐视不管,反而选择对日本实施一系列经济制裁。19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但美国在经济方面的霸权主义策略让日本开始面临严峻考验。
1972年,美国首先对日本实施反倾销政策,停止向日本出口半导体元件,并进一步对日本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对比之下,韩国向美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只需缴纳不到1%的税收,而日本则面临高达100%的关税,导致其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大大削弱。日本许多电子公司依赖出口,尤其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如今失去这一市场后,许多企业迅速衰退,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也在韩国的三星崛起中被击败。
尽管日本依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其经济体系在美国的制裁下大受打击。1980年代,美国进一步通过广场协议削弱了日元的价值,强迫日本接受不利的经济条款。日元的升值虽然在国际市场上看似是一种积极信号,但实际上却导致了日本的出口竞争力大幅下降,使得日本的经济陷入危机。
在日本经济受挫的同时,韩国迅速崛起,三星的产业规模扩大,填补了日本电子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空缺。韩国电子产品的崛起令日本的市场份额急剧缩水,进一步加剧了两国的经济摩擦。
当前,日本的电子产品依然在全球畅销,依旧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已经失去了曾经的垄断地位。三星如今几乎主导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在苹果产品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韩国借助半导体产业的优势,迅速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背后是三星的巨大贡献。
而日本对于韩国的竞争始终难以释怀,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的较量中,日本通过限制对韩国的技术和原材料出口,试图遏制韩国的崛起。韩国也反击日本的经济制裁,进行大规模的抵制行动,甚至在街头举办破坏日本商品的活动。两国的关系依旧因历史遗留问题与现代经济竞争而紧张。
如今,尽管日本和韩国在经济上相互竞争,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无疑加剧了两国的摩擦,韩国也在积极寻求摆脱日本的技术依赖,而这一目标仍然任重道远。未来的经济发展格局,将受到国际局势的深刻影响,而中国的技术崛起,也将成为影响日韩两国未来竞争格局的关键因素。
-END-
作者:延津
编辑: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