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快灭亡时还有10员大将很厉害,要是刘禅不摆烂,让他们都聚在成都,打败邓艾轻而易举。
魏打蜀那场仗其实漏洞不少,但刘禅信了黄皓的坏话,没早点准备打仗的事儿,这就给了邓艾机会。比如说,汉中那儿的守将蒋舒叛变了,钟会一下子就过了汉中。还有姜维呢,他躲在沓中想避开黄皓的祸,结果支援起来太远,又失了一着。再加上江油的守将马邈直接投降了邓艾,就算姜维在剑阁跟钟会对峙,也没用了,邓艾绕开剑阁,直接往涪城、绵竹、雒城去了。
比如说,诸葛瞻被邓艾惹毛了,冲出去跟邓艾的大军硬碰硬,结果战死了,绵竹这一仗就这么完了,地方也丢了。还有啊,绵竹后面还有个雒城可以守,但蜀汉偏偏没去派人占着,就这么浪费了。再说了,成都的城墙那么坚固,本来可以坚守的,可刘禅听了那些想投降的人的话,蜀汉就这么亡了。就算到了蜀汉快完蛋的时候,益州那块地儿上还是有不少能人的,至少有十个猛将可以站出来守成都,可惜啊,刘禅这个领头的一点都不靠谱。
罗宪这个人啊,也是很了不起的。
罗宪是个大军统帅级别的人物,跟姜维差不多,让他从永安调回来顶替诸葛瞻对抗邓艾的军队最合适不过。罗宪有带领将领们打仗的本事。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太子刘璿的老师,以后当个辅政大臣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可惜啊,罗宪被挤兑到了永安,离朝廷远远的。
罗攻
罗袭是罗宪的娃,他跟着老爹在永安死守,就靠两千老弱病残的士兵,硬是把东吴的三四万大军给打退了。老爹去世后,罗袭在西晋做到了陵江将军的位置,接手了老爹罗宪的部队。根据《襄阳记》的说法:罗宪的儿子罗袭,当过给事中、陵江将军,统领着他老爹的部队,后来还做到了广汉太守。
霍弋这个人。
《汉晋春秋》里写了:霍弋听说魏军打过来了,想带兵去成都帮忙。但后主刘禅说敌人已经被打退了,不让他去。霍弋这个南中的头头还跟刘禅提议,要带南中的兵去增援成都,可刘禅没答应。要是刘禅聪明点,霍弋早就带着大军到成都了,那些南蛮的军队挡住邓艾的军队绝对没问题。
诸葛尚这个人挺了不起。
诸葛尚牺牲时年仅18岁,本是蜀汉很有希望的一位年轻将领。他熟读兵法,武艺高强,可惜刚要大展身手,蜀汉就灭亡了。要是蜀汉能撑下去,诸葛尚辅助太子刘璿,那肯定会很有看头。
张遵这个人
张遵是张飞的后代,隔了一辈还是继承了张飞那股勇猛劲儿,他也是个很厉害的武将。如果能在罗宪这位帅才的指挥下,说不定在绵竹之战就能打败邓艾了。
黄崇这个人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
黄权有个儿子叫黄崇,他很聪明,劝诸葛瞻快点带兵分开把守重要地方。《三国志》里说:到了涪县,诸葛瞻犹豫着不走,黄崇多次劝他快点占领险要之地,别让敌人进到平原上。结果,他们在绵竹打仗时牺牲了。
李圆子
李球是李恢的侄儿,最后他和诸葛瞻一起在绵竹战斗中牺牲了。
关彝,就是关羽的后代。
关彝是关羽的孙子,因为他是关羽庶子的儿子,所以继承了封位。但不幸的是,庞德的儿子庞会攻打成都时,把关羽的后代几乎全杀光了。《蜀记》里写着:庞德的儿子庞会,跟着钟会、邓艾去打蜀国,蜀国被打败后,他把关家的人全杀了。
马融这个人啊,他是很有学问的大儒。
马融是蜀汉南中地区以前负责军事的马忠的儿子。在蜀汉快要灭亡的时候,马融很可能是在霍弋手下做事。后来,马融成了西晋的交阯太守。《晋书》里写到:皇帝先让建宁的爨谷去当交阯太守,但爨谷死了,就又派了巴西的马融去接替他。
张薇
张微是张翼的儿子,他很可能和老爸张翼一起在剑阁或者留在成都。后来,张微在西晋做官,当上了广汉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