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西方学者艾兰的发言令以邹衡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感到极为震惊,这一事件之后,邹衡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此事。而在2000年中国发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发布后,斯坦福大学的倪德卫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断言“国际学术界将会把这份工程报告撕得粉碎”。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邹衡等学者感到如此惊讶,以至于多年后仍不断回忆这次经历?而《夏商周断代工程》报告又为何会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强烈不满,甚至他们表示要将其撕毁?
在十九世纪之前,西方对中国历史的质疑几乎为零,特别是在欧洲“中国热”的浪潮中,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夏朝的问题几乎没有被提及过。然而,随着工业革命后西方逐渐崛起,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学者开始大肆否定中国历史,甚至连商朝的存在都被质疑,认为中国的历史王朝应该从周朝开始。
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依然坚决否定夏朝的存在。许多涉及中国历史的书籍中,夏朝被忽视,或者明确表示夏朝是神话传说,不可信。因此,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夏朝并不存在。那么,为什么西方学者如此坚决地否定中国历史中的夏朝呢?他们提出了一些理由,其中包括:
首先,西方学者指出,像《尚书》和《史记》中的一些记载包含了超自然现象,例如商契是吞鸟卵所生,后稷是踩着脚印出生等。这些无法验证的传说令西方学者怀疑这些史料的真实性,甚至因此完全否定《史记》这类信史的可靠性。
其次,西方学者认为,夏朝是周人为了为自己的王朝寻找合法性而虚构的朝代。他们认为,既然商朝可以灭掉夏朝,那么周朝也完全有能力消灭商朝。因此,西方学者认为夏朝是周朝制造的“历史产物”,尽管他们并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总的来说,西方学者认为,夏朝史料和考古证据必须分开看待,不应当将史料作为解读考古发现的依据。由于考古学没有发现夏朝的“字证型”证据,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夏朝根本不存在。
尽管夏朝史料较少,而且某些地方确实模糊甚至自相矛盾,西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一些夏朝史料或许是有道理的,但完全抛弃史料,仅仅依赖考古数据是否是正确的研究方法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对于西方学者否定夏朝的态度,很多中国学者持相对宽容的看法,认为这主要源于中西方学术思维的差异。例如,西方学者习惯于将史料和考古分开研究,这与中国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然而,1990年在美国的“夏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一些意外的事件揭示了背后可能存在更加复杂的原因。
这次“夏文化国际研讨会”是首次在国外举行的大规模夏文化研讨会,参会的中国学者仅有七人,其中包括邹衡。会议中发生了两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首先,议题的突然转变。原本旨在探讨夏文化的研讨会,结果却意外地转向了讨论夏朝是否存在的问题。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艾兰在会议上宣读了《有无夏?历史方法论问题》,明确表示夏朝并不存在,这让邹衡等中国学者完全没有预料到。
在西方学者的眼中,既然夏朝根本不存在,又怎么谈得上什么夏文化呢?因此,会议的主题也随之改变,讨论焦点转移到了夏朝的存在问题上。原本准备发言的中国学者被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措手不及,这让他们多年之后仍然记忆犹新。
更耐人寻味的是,按理说,既然会议的目的是探讨夏文化,那么参会者理应认可夏朝的存在,但西方学者却在会议过程中主动提出夏朝不存在的论点。令人不解的是,既然他们否定夏朝的存在,为什么还要参与这场研讨会?为何没有提前进行沟通以避免这种“搅局”?
其次,研讨会中呈现出鲜明的阵营对立。当时,关于夏朝是否存在的讨论分为三派,邹衡事后的总结引人深思:
1. 否定夏朝存在的人,认为夏朝只是神话传说,是周人编造的历史。邹衡总结说,这些持此观点的人几乎都是欧美学者。
2. 肯定夏朝存在的人,几乎都是中国人或美籍华人等。
3. 中立的人,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或者不愿表态,主要是日本学者。
《传说中的夏朝,存在吗?》一文中犀利指出,学者的观点与其身份之间竟然有如此紧密的联系,甚至可以说,考古学这门学问在一定程度上是无法做到“纯粹”的。显然,西方学者否定夏朝的原因,远不只是学术问题,其中显然涉及更多耐人寻味的因素。
最后,值得注意的几点是:
首先,西方学者一直坚持认为夏朝不存在,认为只有他们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如果中国承认夏朝的存在,他们就会认为这并非纯粹学术问题,而是受到国家意志或民族情绪的干扰。因此,倪德卫在《纽约时报》上才会断言,“国际学术界将会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报告撕成碎片”。
其次,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的学术观点与政治、民族主义捆绑在一起,只要中国的学术观点与西方学者的立场不一致,他们就会指责中国学术受“民族主义”或政治因素的影响,反之,则认为其观点是“纯学术”。
第三,西方学者将史料和考古研究分开,并用这种“分而治之”的方法来研究夏朝,虽然在某些方面有其合理性,但中国的信史却极为丰富,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不容轻视。因此,完全放弃夏朝史料,单纯依赖考古来寻找夏朝的证据,显然并不可取。而西方史料较短,西方是否也采取了类似的“分而治之”的方式呢?
最后,如今在互联网上,许多否定夏朝的观点,几乎都是西方学者的翻版,他们似乎更信奉西方的学术立场,而不相信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史料。然而,西方学者否定夏朝的许多理由,站不住脚,却仍然被一些人奉为至理名言。
参考资料:《传说中的夏朝,存在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