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拓跋珪,正值风华正茂,站在参合陂的战场上,望着遍地的燕军尸体,脸上不由得展现出胜利的笑容。10万燕军的精锐部队,在北魏的猛攻下被彻底击溃,这场战役为北魏奠定了立国的基础。在这关键时刻,拓跋珪本打算释放那些被俘的4万燕军,然而在王建的劝说下,他最终选择将其全部坑杀,心中难免有些愧疚,特别是对自己舅公慕容垂的亏欠。
在十六国时代,涌现了许多英雄豪杰,如苻坚、慕容儁、慕容垂、拓跋珪、姚兴、赫连勃勃等,其中慕容垂和拓跋珪尤为引人注目。他们复国的传奇经历,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拓跋珪与慕容垂之间有着复杂的联系。拓跋珪的祖父拓跋什翼犍娶了慕容垂的妹妹慕容氏,生下了拓跋寔。而拓跋珪则是拓跋寔的遗腹子,母亲是贺兰氏。
371年,拓跋寔在一次宴会上勇敢地为父挡刀,与刺客激烈搏斗,不幸身亡。在拓跋寔死后,贺兰氏先后被拓跋什翼犍或拓跋翰收养,这段历史依然扑朔迷离。几个月后,拓跋珪诞生,而后拓跋家族的命运迎来了巨大的转折。5年后,苻坚的大军攻入拓跋所建立的“代国”,彻底摧毁了这一王朝,拓跋珪与母亲贺兰氏也随之沦为落难的王子。
苻坚为了巩固对代北的控制,决定将贺兰母子释放,目的是让拓跋珪长大后接管本部,为前秦效力。此时,母子俩在贺兰部和独孤部勉强度日,静待时机。就在贺兰氏怀孕的那一年,苻坚的大军攻灭了前燕,而慕容垂在被慕容评和可足浑太后的打击下,也不得不逃往前秦,在苻坚的庇护下,得到重用,成为京兆尹。
拓跋珪和慕容垂的命运都曾有过相似的低谷,然而慕容垂的处境却比拓跋珪要好得多。此时的慕容垂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战神级人物,军事才能堪比韩信和白起,甚至桓温都曾败在他的手下。
383年,苻坚打算南征东晋,但群臣纷纷反对,包括苻坚的弟弟苻融。然而,慕容垂却认为这是一个复国的良机,他积极劝说苻坚亲自出征,甚至豪言:“东晋地广兵强,遍地是韩信、白起,岂能不灭!”慕容垂的信心,让苻坚十分高兴,认为他是实现大业的关键人物。于是,苻坚决定亲自征战,慕容垂也趁机为复国铺路。
可惜的是,苻坚最终在淝水之战遭遇了惨败,前秦的局势急剧恶化,慕容垂趁机起兵,迅速在河东、河北、关中等地展开了反攻。此时,拓跋珪也在暗中筹划复国之事。然而,慕容垂在军事上的威名、威望和地位,明显让拓跋珪处于劣势。而且,慕容垂的儿子们也都才华出众,而拓跋珪还只是个年轻的王子,实力不足。
不过,慕容垂对于拓跋珪的支持,却毫不犹豫。在386年,慕容垂已经建立了“后燕”王朝,而拓跋珪则在代北自立为王。尽管拓跋珪年轻,但他所处的环境极其复杂,四周强敌环伺。除了外部的孤独部、贺兰部、库莫奚等部族,还有许多来自拓跋家族内部的竞争对手,拓跋窟咄便是其中之一。为了争夺王位,拓跋窟咄在独孤部刘显的支持下集结了3万兵马,准备夺取王位。
面对这样的困境,拓跋珪几乎陷入了绝境。为求生存,他一度向贺兰部靠拢,但却发现自己的舅舅们并不可靠。局势的紧张令拓跋珪想到了慕容垂,于是他向中山请求后燕出兵支援。慕容垂为了巩固对北方的控制,答应派遣慕容麟率领6000精锐骑兵北上,帮助拓跋珪打败刘显和拓跋窟咄。
慕容麟虽然人品欠佳,经常坑害亲朋,但他军事上的眼光与能力确实出众。在慕容垂的支持下,慕容麟成为了拓跋珪重要的战力支援。经过激烈的战斗,最终拓跋珪通过一系列胜利,稳住了自己的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