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收官。本次比赛是新赛季国家队选拔依据之一,林孝埈、孙龙、刘少昂、范可新、王晔等名将悉数登场。
据了解,首个比赛日主要进行了“六圈+三圈”竞速赛,林孝埈、孙龙等名将和宋桂旭等后起之秀均参与角逐,后两日的选拔赛进行了单项角逐。新一期国家短道速滑集训队于今年4月13日开始集中,这标志着中国短道速滑项目正式进入米兰冬奥会赛季的备战工作。新赛季的国家队选拔主要是根据上个赛季国际比赛成绩(包括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世界巡回赛,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以及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从中选拔成绩突出的运动员。
目前短道速滑国家队男女各有17名运动员,其中年龄最大的是范可新,年龄最小的是邝俊雨。其中既有大赛经验丰富的奥运冠军,也有新入选国家集训队的年轻运动员。据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领队刘浩介绍,这次根据运动员的训练能力、技战术水平等将队伍分为一、二组,目标一是聚焦米兰冬奥会备战,二是持续培养青年运动员,力争短道速滑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为激发队员们的爱国热情,严明纪律,磨炼意志,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于今年4月奔赴海南国家训练基地进行了军训,随后开启了夏训。刘浩表示:“夏训期间队伍始终以米兰冬奥会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目标,瞄准米兰冬奥会各项备战参赛要求,围绕强化体能基础、打磨技战术细节、提升比赛能力、坚定理想信念等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高效的夏训。现在全队人员精神饱满,伤病运动员均已恢复了正常的系统训练。”
根据国际滑联公布的米兰冬奥会资格办法,本赛季的4站世界短道速滑巡回赛即为米兰冬奥会的资格赛。世界巡回赛第1站、第2站分别于10月9日至12日、10月16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第3站于11月20日至23日在波兰格但斯克举行,第4站于11月27日至30日在荷兰多德雷赫特举行。最终参加冬奥会的名额将根据这四站比赛的成绩决定。
中国队的计划是第一步是根据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世界巡回赛,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等国际比赛成绩和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成绩,遴选组建本赛季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第二步是结合上赛季比赛成绩和本赛季训练表现综合评分后选拔出参加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运动员。具体为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成绩占30%;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成绩占30%;2025/2026赛季国家集训队内部选拔成绩占30%,备战训练表现及思想表现占10%。
队内选拔赛结束后将统计各板块运动员积分进行排名,男、女前6名的运动员可获得本赛季世巡赛暨米兰冬奥会资格赛参赛资格,第7至10名为替补队员。国家队也将根据选拔办法规定随运动员竞技状态、伤病情况等适时调整世巡赛的参赛人员。
第三步则是从参加本赛季世巡赛的人员大名单中选拔最终能够代表中国参加米兰冬奥会的运动员,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刘浩表示,最终代表中国队参加米兰冬奥会的运动员将从参加世巡赛的大名单中产生。“按照计划,国家集训队将于10月初出发,开启赛季征程,计划于12月初返回国内。中国队目标明确,就是力争获得米兰冬奥会满额参赛资格。”他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周学帅
编辑/刘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