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全军改编过程中,由我党领导的五大野战军部队,共同整编成了16个兵团。这16个兵团的作战能力各有差异,有些兵团力量强大,部分则相对较弱,而各个兵团的编制结构也各不相同。
这16个兵团成立后,被部署到西北、西南、华南和东南等地区,积极参与解放战争的进程。而唯一留下的第20兵团,则坚守京津地区,成为守卫首都的主力兵团,为京师的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据统计,在这16个兵团中,有五支被公认为王牌兵团,尤其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它们的征战足迹广泛,战功显赫,堪称主力王牌兵团。
第一个王牌兵团:第四兵团
第四兵团是由第13军、第14军、第15军联合组建的,兵团司令员是我军最为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之一,陈赓将军。大家都听过陈赓将军的名字,他不仅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杰出代表,还是我国开国名将之一,擅长指挥战斗,屡立战功。
在陈赓将军的指挥下,第四兵团在战略追歼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合第四野战军南下两广,成功解放了广州,并追歼了大量逃敌。此后,兵团继续进军云南,成功解救了卢汉,并对汤尧兵团展开追击,最终在滇缅边境彻底消灭了最后一支反动派军事集团,确保了西南地区的解放。
第二个王牌兵团:第19兵团
第19兵团是由第63军、第64军和第65军联合组成的王牌兵团。该兵团于1949年成立后,远赴西北,参与了著名的兰州战役,并与其他部队一道,彻底歼灭了西北地区的最大敌军——马家军。
解放战争胜利后,第19兵团并没有停止战斗,而是继续承担着西北地区的剿匪任务,保持了对局势的有效控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第19兵团在杨得志将军的指挥下入朝参战,成为抗击西方列强的核心力量,继续发挥着其在战场上的重要作用,所辖部队依然是原先的第63军、第64军和第65军。
第三个王牌兵团:第13兵团
第13兵团是由第38军、第47军、第49军组建而成的,兵团司令员是程子华将军,军事指挥和政治能力皆为出色的他,是我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
在程子华将军的领导下,第13兵团先后参加了华北战斗、天津战役,并一路南下参与了重要战役,渡过长江后,继续消灭白崇禧的军事集团,并逐步攻占广西南宁,最终迫使白崇禧撤至海南岛。1950年,第13兵团重新整编,由邓华将军接任司令员,部队包括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依然保持着顽强的战斗作风,是人民军队中的第一王牌兵团。
第四个王牌兵团:第14兵团
第14兵团是由第39军、第42军和第41军组成的,虽然该兵团存在时间较短,但其下辖的三支部队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39军是第四野战军中的尖刀部队,尤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尤为出色,创造了多个“第一”。第42军则以岭南雄师闻名,在抗美援朝期间,面对西方列强时,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成为王牌劲旅。第41军则是著名的塔山猛虎军,虽然未参加抗美援朝,但在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四野的重要力量。刘亚楼将军作为第14兵团的司令员,不仅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员,还是人民空军的首任司令员。
第五个王牌兵团:第九兵团
第九兵团由第20军、第27军、第30军、第33军组成,被誉为第三野战军的主力部队。该兵团以其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而著称,尤其在战斗中展现了极高的战略素养。
第九兵团的司令员宋时轮将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的主力指挥官之一,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并毕业于黄埔军校。
新中国成立后,第九兵团作为重要力量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所辖部队包括第27军、第20军和第26军。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第九兵团依然成功击退了敌军,特别是在长津湖战役中,以坚韧不拔的作风,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为援朝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关键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