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时期的某一天,晏子的车夫劳碌了一整天,回到家时,妻子第一句话便是:“我要和你离婚!”
车夫愣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妻子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言辞。他有些困惑地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妻子语气坚定,清晰地重复道:“我要和你离婚!”
车夫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个车夫并非普通人,他是晏子的司机,而晏子是齐国的国相,地位显赫,可以说他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作为国君的重要人物,哪里会缺少司机?与其让领导乘坐公共交通,还不如让他有专职车夫。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是车夫长得不够帅吗?显然不是!《史记》记载,车夫身高八尺,身材高大,相比晏子六尺的身高,他无疑是个魁梧的山东汉子。按照古代标准,这个身材可算得上威风凛凛。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车夫的妻子产生了如此激烈的想法呢?
车夫忍不住追问:“为什么?我哪里做得不好了?”
妻子的话让他顿时哑口无言。
《史记》中的记载揭示了事情的真相:
晏子身高不到六尺,位居齐国国相,名声显赫,但他始终保持低调、谦逊的态度,从未张扬。相反,车夫虽然身高八尺,体魄强健,却甘心充当领导的“司机”,而且似乎对这种身份感到得意洋洋,丝毫不觉得有何不足。妻子因此感到羞愧,认为他没有追求,也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愿,因此提出了离婚。
这一切源于车夫妻子当天早上看到丈夫驾着晏子的车,兴高采烈地挥鞭驱马,气得她心头一紧。她认为丈夫安于现状,缺乏进取心,所以才会作出离婚的决定。
那妻子的观点有道理吗?
从某种角度看,确实有道理。车夫作为领导的司机,如果过于张扬,很可能招致麻烦,甚至可能会因为这种高调的行为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那么车夫究竟高调到了什么程度呢?
首先,作为领导的贴身司机,他过于张扬,容易表现出傲慢和优越感,而这样的态度往往会激怒周围的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其次,车夫的行为与领导本身的低调风格格格不入。晏子身为高官,个子不高,却总是谦和自持,车夫的行为方式与领导风格背道而驰,难免给领导带来不快。
再者,车夫大大咧咧、得意忘形的性格,显示出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地位进行深刻反思,缺乏进取心。这样的人,很容易为领导带来麻烦,因为领导通常倾向于选择低调、沉稳、言行谨慎的司机。
面对妻子的指责,车夫沉默良久,最终他答应改正自己的行为,决心从此低调谦和。
车夫妻子的“离婚”并非真心想要分开,而是在提醒丈夫要改变自己的处事态度,尤其是对待自己的职业与地位。车夫深思熟虑后,意识到妻子的话非常有道理,从那以后,他果真开始改掉以往高调的态度,变得更加谦逊、谨慎。
敏锐的晏子注意到了车夫的改变,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他问道:“小王,你最近似乎变了很多,发生了什么事吗?”
车夫如实回答,告诉了晏子妻子对他的劝诫。
听后,晏子感到非常感动,他意识到车夫能够知错就改,是一个非常有品格的人。晏子认为,这个车夫不但品行端正,而且有着自我反思的能力,因此,他决定推荐车夫给齐国国君。最终,齐国国君任命车夫为大夫。
齐国国都的人听闻这一事后,都感慨万千,纷纷表示:娶到一个好妻子,真是像捡到宝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拥有一个聪明的领导和支持自己的伴侣,远比出生和背景更为重要。毕竟,领导的眼光才是真正的标准。如果领导说你行,你就行;如果说你不行,再多的能力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