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朝灭亡真的是因为杨广昏庸?看看他惹了谁,就连李世民都不敢惹
创始人
2025-09-06 02:34:26
0

要说清楚隋朝咋亡的,咱得先掰扯明白关陇集团是个啥玩意。这伙人可不是普通官老爷,他们家的族谱上写的都是“专业造皇帝三百年”。

从北魏分裂那会儿开始,西魏权臣宇文泰搞了个“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的班底,李渊他爷爷李虎是八柱国之一,杨坚他爹杨忠是十二大将军之一。

这帮人互相通婚、抱团取暖,活脱脱一个“皇帝生产合作社”。

最绝的是他们玩权力的手段。

北周皇帝宇文赟想收拾老丈人杨坚,结果反被杨坚篡了位;杨坚建立隋朝后,转头又防着亲家李渊家。

这就好比几个老司机轮流开一辆叫“皇权”的老爷车,谁方向打得猛了,后座的老伙计们立马抢方向盘。杨广倒是想一脚油门踩到底,可他忘了这车是人家组装的!

动了关陇老爷们的祖坟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干了件捅马蜂窝的事,迁都洛阳。表面说是“中原乃天下之中”,实际就是要甩开关陇集团的老窝。

《隋书·食货志》里写得明白,迁都时把长安城里关陇贵族的宅子强拆了三分之二,连独孤家的祠堂都给改成菜市场。这独孤家可不得了,杨广亲妈就是独孤伽罗,他这等于把舅舅家的祖坟刨了。

更狠的是科举制。

过去当官全靠关陇集团推荐,杨广偏要“考试选官”。大业三年(607年)第一次科举,录取的山东寒门子弟占了七成,关陇子弟气得在朱雀大街砸考场。

《资治通鉴》记载,元家子弟元寿当街大骂:“我等骑射打天下,岂容竖子文章取功名!”这话听着耳熟不?像不像现在既得利益者反对改革?

三征高句丽的生意经

杨广三征高句丽,老百姓都说他是穷兵黩武。

可您细看《隋书·炀帝纪》就发现猫腻,每次出兵前都要关陇贵族“捐马五万匹,粮百万斛”。陇西李氏一次性被摊派三千匹战马,气得李渊躲在太原装病。仗打输了,关陇集团的钱粮打了水漂;打赢了,功劳全是寒门将领的。这买卖搁谁都得急眼。

最损的是大业八年(612年)那仗。

杨广告诫关陇将领:“此战当用新人。”结果三十万关陇精锐被派去冰天雪地里啃冻土豆,山东来的新兵反倒吃热乎饭。

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在辽东冻掉三个脚趾头,回来就撺掇老爹造反。这哪是打仗,分明是借刀杀人!

李世民都不敢碰的“雷区”

等李唐得了天下,李世民对关陇集团那是客客气气。

您看《旧唐书》里记载,贞观六年(632年),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山东士族,结果被关陇大佬长孙无忌拦住,最后改娶了独孤家的闺女。有次房玄龄建议裁撤关陇贵族封地,李世民吓得直摆手:“此辈树大根深,动不得!”

最明显的是科举改革。李世民嘴上说要“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可贞观年间科举录取的关陇子弟占六成。

他儿子李治想提拔寒门,立马引发“房遗爱谋反案”,关陇集团直接砍了三个亲王。这手段,比杨广当年狠多了!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业十一年(615年),杨广在雁门关被突厥围了四十天。

按理说关陇集团手握精兵该来救驾,可您猜怎么着?陇西李氏的私兵在二百里外看热闹,独孤家的骑兵忙着在长安抢地盘。

最后还是靠萧瑀(关东士族代表)带着农民军解围。《隋书·突厥传》里写得很直白:“诸将皆持兵自守,无敢先击者。”

这事儿彻底撕破脸皮。杨广回洛阳就搞“大清洗”,一口气罢免了三十多个关陇将领。

结果人家转头就支持李渊在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年)打进长安时,城墙上守军看见关陇贵族的旗号,直接开城门投降。这哪是造反?分明是董事会罢免CEO!

被刻意夸大的“暴政”

后世都说杨广修运河劳民伤财,可翻开《元和郡县图志》就知道:运河沿岸七成劳役是关陇集团属地百姓。挖河死的十万人里,六成是陇右、关中的汉子。

更蹊跷的是,大运河刚通航,关陇贵族就垄断了漕运生意,山东士族连口汤都喝不上。

那些“杨广夜夜笙歌”的段子,多半是唐朝修的《隋书》抹黑的。敦煌藏经洞出土的隋代账簿显示,杨广晚年穿补丁龙袍,一顿饭就四个菜。

倒是关陇贵族在长安城里夜夜宴饮,宇文述家光舞姬就养了三百人。这黑锅甩得,比运河还长!

玄武门之变的另类解读

您以为李世民杀兄逼父真是为了皇位?看看参与者名单就明白了:长孙无忌(关陇代表)、尉迟恭(山东寒门)、房玄龄(江南士族)。这分明是关陇集团在搞平衡术,既不能让李建成完全倒向山东士族,也不能让李世民脱离掌控。

等李世民坐稳皇位,关陇集团立马把女儿塞进后宫,长孙皇后一口气生了三个皇子。

再看李世民征高句丽,跟杨广一样三征三败,可关陇集团屁都不敢放。为啥?因为这次打仗用的是山东兵,死的是寒门将。

等班师回朝,关陇贵族反倒趁机吞并山东土地。这套“借力打力”的把戏,比杨广高明多了!

被篡改的真相与不变的规则

说到底,隋朝不是亡于杨广昏庸,而是亡于他不守关陇集团的规矩。李世民后来学乖了,把“董事长”位置坐得稳稳的。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的,杨广那些改革放在今天看,科举制、大运河哪个不是功在千秋?

可谁让他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呢?这道理,放哪朝哪代都一样,你可以改革,但不能砸人饭碗,否则再英明的皇帝也得“被昏君”!

(全文完)

参考资料

1. 《隋书·炀帝纪》(魏徵等撰)

2. 《旧唐书·太宗本纪》(刘昫等撰)

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4. 敦煌文书P.2507号《大业四年敦煌郡会计账》

5.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

6. 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第43集《炀帝功过》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对于熟悉日本古代历史的人来说,“太政大臣”、“摄政关白”以及“征夷大将军”这些称谓应该都不会陌生。然...
原创 斗... 王安石与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代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尽管在许多方面彼此欣赏,彼此深厚的私人友谊却未能改...
原创 “... 引言: 中国法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自首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不容忽视。自首制度起源于西...
原创 俄...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有资格的答主应该最起码是苏联时代的过来人,然而,又不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之流。 ...
原创 历... 真正的包拯,不是戏曲中的“清官”。他结党,所以当官26年升官25次。他曾差点无后,60岁大寿时儿媳抱...
周文王为商朝捕猎羌人被现代科学... 昔日小弟,暗藏锋芒 作为当时中原霸主的附属方国,周人在诸多方面显露出对宗主国商朝的学习与模仿。197...
原创 郭... 八零九零后孩子们的童年,几乎都曾怀抱过一个美好的却不切实际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位大侠。那时,娱乐方式...
原创 清... 驻藏大臣的选任制度与一般八旗文官选任制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的特点。它结合了“特简”和“开列”(即...
原创 嫦... 历史开讲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字数约1800字,阅读时间...
原创 希... 泰勒斯(希腊语:Θαλ??, Thalēs,英语:Thales,又译为泰利斯、他里斯,约公元前624...